欧洲人觉得中国人太强硬了,觉得我们抢走了他们的技术。
有些欧洲人就纳闷了,东西是我们发明的,怎么现在全球就中国用得好好的呢?
是不是中国人真的把别人的技术拿走了呢?
一些欧洲人有这样的疑问。
但其实重要的不是想法是谁想的,而是谁能把它做出来,让大家都用得上。
在双11这一天,天猫和京东一天的销售额就能超过一万亿人民币,这比意大利全国半年的网络销售额还多。
这么多包裹怎么可能一天送到全国,甚至送到农村呢?
这背后得有一个强大的物流系统支持。
这个系统每秒能处理好几万笔订单。
为了送到偏远地区,全国建了好多村级服务站。
还有无人机在双11那天飞进云南大山送茶叶。
这些都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是实打实的投入和人力物力换来的。
从2012年到2023年,中国的研发投入每年都在增长。
到了2023年,投入的研发经费是巨大的数字。
这些钱都用在了刀刃上,比如修高铁、研发新技术等。
现在全球高速运行的铁路线七成都在中国。
我们的高铁里程已经超过了4.5万公里,每天都有很多动车在上面飞驰。
为了修建这些铁路,我们的工程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才取得了今天的成果。
再说说咱们的手机上网速度。
中国的5G基站数量已经超过了百万个,下载速度非常快。
这是因为我们在制定5G标准的时候就参与了进去,有很多中国公司提出的技术方案被采纳了。
华为和中兴这两家公司的专利数量也非常多。
这就是我们的底气。
有了高铁的速度、5G的速度,再看看电动汽车的发展。
其实电动汽车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中国的电池技术、整车制造、智能化等方面都在飞速发展。
现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汽车数量非常多。
这背后是技术的进步,比如宁德时代的电池就很厉害。
有些想法的诞生确实不分国界,就像电子商务这个概念也是从国外传过来的。
但一个想法要从诞生到变得对很多人都有用,需要有地方和条件去支持它成长。
在中国,有一整套制度支持创新和技术发展。
所以有人说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技术,但事实并非如此。
一个想法可以诞生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但要在哪个地方才能长大、变得对很多人有用,这是需要通过努力和投入来实现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