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件挺让人琢磨不透的事儿,主角就是哪吒汽车。
咱们大伙儿可能都听说了,这段时间关于哪吒的各种消息就没断过,什么资金紧张、高管离职、要破产清算的传闻满天飞,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家车企已经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倒下。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份六月份的销量数据出来了,让人大跌眼镜:就是这么个大家都觉得快不行的企业,一个月居然还卖出去了将近500台车。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
到底是哪路神仙还在这个时候买哪吒?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今天咱们就来把这事儿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先来看看这让人好奇的销量。
根据一些平台公布的数据,哪吒汽车在今年六月份,几款主力车型加在一起,总共卖了差不多500台。
其中,哪吒X卖得最多,有272台;新出的哪吒L也卖了149台;剩下的哪吒S和哪吒GT这两款车,加起来也贡献了66台的销量。
这个数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放在哪吒汽车如今这个处境下,就显得特别扎眼。
这消息一出来,最百感交集的,恐怕就是那些已经买了哪吒车的老车主了。
你想想看,这些老车主的心情肯定很复杂。
一方面,可能会有点小小的欣慰。
自己当初选择的品牌,就算现在落难了,也还是有人愿意掏钱买,这不就说明车子本身的产品力还是可以的嘛,至少证明自己的眼光没差到家。
好车就是好车,哪怕出身不好,也总有识货的人。
但换个角度想,心里又会很不舒服。
现在这个时间点敢出手买哪吒的,十有八九是捡到了天大的便宜,拿到了一个让人眼红的“骨折价”。
自己去年可是花了十几二十万,按正常市场价买的,现在人家可能用一半的钱就开上了同款车,这心理落差可就大了,感觉自己像个“大冤种”,心里能好受吗?
当然,也有人猜测,这几百台车里,有一部分可能不是正常卖出去的,而是用来“抵债”的。
比如说,哪吒欠了供应商的钱,一时半会儿还不上,就干脆拿车来抵账。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毕竟企业经营困难的时候,这种操作也常见。
但话又说回来,供应商拿到这些车,总不能自己开或者当饭吃吧?
最终这些车还是要流向市场,想办法卖掉变现。
所以,不管中间的过程是怎样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在六月份,确实有近五百个新车主或者新车主单位出现了。
他们到底是勇敢的消费者,还是精明的抄底者,又或者是无奈的债主,这就成了一个谜,也让这件事变得更有意思了。
新车销量成谜,关于哪吒要“卖身”的传闻更是传得沸沸扬扬,版本多得跟连续剧似的。
一会儿说日本的丰田汽车要收购它,想借哪吒这个现成的平台,加速自己在中国的电动车发展;过两天又传出,刚造车不久的小米看上了哪吒的工厂和生产资质,想来个快速扩张;紧接着,国内的汽车大佬奇瑞也被卷了进来,成了绯闻对象之一。
这些传闻每一个听着都挺像那么回事,但每一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传着传着就没下文了,真真假假让人分不清楚。
更有意思的是,哪吒自己好像也没闲着。
有消息说,哪吒公司内部还专门去问了那些还在坚持经营的经销商,说“如果我们公司成功拉来了新的投资,你们还愿不愿意继续跟着我们干?”据说当时就有100多家经销商表示愿意继续合作。
这个举动,一方面说明哪吒确实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需要用这种方式来稳定军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哪吒的管理层并没有彻底放弃,还在到处找钱、找出路,积极自救。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为什么外界会有那么多收购的传闻,很可能就是因为哪吒真的在和各路资本进行接触。
说白了,哪吒虽然处境艰难,但它手里的“家当”还是有价值的,比如造车的资质、现成的工厂和生产线、还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这些对于想入局或者想扩张的资本来说,都是一块很有吸引力的“香饽饽”,就看谁能用合适的价钱把它盘下来。
如果说新车和资本市场的故事还算在情理之中,那哪吒在二手车市场的表现,就真的可以说是上演了一出“魔幻剧”了。
按照正常的逻辑,一个汽车品牌要是快倒闭了,那它的二手车肯定会变得一文不值,因为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售后维修没保障,车坏了都没地方修,谁还敢买?
所以价格理应是一路暴跌。
可哪吒偏偏不按常理出牌。
有网友爆料说,一辆开了三万公里的哪吒X,二手车商居然出7万块钱收,这个价格甚至比去年行情好的时候还要贵上几千块。
还有跑了五万公里的哪吒U,也能卖到六万多。
这就太反常了,二手车商又不是慈善家,他们这么做图什么呢?
对于这种怪现象,市面上有两种流传比较广的说法。
第一种听上去比较美好,叫“出口论”。
说是这些二手哪吒被车商收走之后,经过一番整备,都卖到中东、东南亚那些国家去了。
因为那些地方的消费者对汽车的智能化要求不高,但对价格非常敏感,哪吒这种性价比高的电动车正好对他们的胃口。
不过这个说法仔细想想,其实不太站得住脚。
就像有人说的,外国人也不是傻子,一个在本国都快活不下去的品牌,售后服务在海外基本就是零,他们为什么要买这种车给自己找麻烦呢?
于是,第二种说法就显得更真实,也更残酷一些,那就是“拆车件论”。
因为哪吒官方的售后服务现在基本上是半瘫痪状态,很多车主的车出了问题,想找个原厂零件非常困难。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一些头脑灵活的车商就发现了商机,他们高价把这些二手车收回来,不是为了当整车卖,而是把它们当成“零件库”,大卸八块拆开来卖。
一个大灯、一个保险杠、一套座椅,甚至一个电池包,拆散了卖的总价,可能比卖一辆整车赚得还多。
这样一来,那些高价回收的二手哪吒,最终的命运可能就是被肢解,它的零部件被用来维修那些还在路上跑的同款车型。
这虽然解决了部分车主的燃眉之急,但也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市场,听着就让人觉得心酸。
就在哪吒的未来还是一片迷雾,车主们都提心吊胆的时候,它曾经的一个“难兄难弟”——威马汽车,那个已经停产快两年的品牌,居然传出了要“复活”的消息,这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一振。
就在前不久,威马汽车向它的供应商们发布了一份文件,明确表示计划在2025年9月份,恢复旗下两款车型EX5和E5的生产,还定下了一到两万台的年销量目标。
同时,网上也出现了大量威马汽车的招聘信息,从生产线的普通工人到公司的高层管理,看样子是真的要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了。
威马的这个消息,对于像哪吒这样身处困境的新势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复杂又强烈的信号。
它证明了,在中国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汽车市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今天的失败者,未必不能成为明天的回归者。
只要品牌的核心资产还在,只要能找到新的资本支持,哪怕是停摆了两年,也依然有重启的希望。
这也让人们不禁要问,威马都能等来它的“白衣骑士”,那哪吒的救世主,又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