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之后,新能源车笑了,燃油车哭了!
最近这场暴雨,下了好几天,好多地方都淹了,新闻里全是车泡在水里的照片,看着真让人揪心,尤其那些燃油车,好多都趴窝了,一动不动,听说是因为发动机进水了,直接就熄火了,修起来也很麻烦,价格还贵。
对比之下,新能源车好像好很多,没看到多少新能源车被淹的新闻,就算泡在水里,好像也能开出来,大家都在说,新能源车这次算是露脸了。
燃油车是真的没办法,进气口设计在那儿,一下雨水位高点就完蛋,水一进去发动机就废了,救援都得花不少钱,新能源车不一样,它没有进气口,电机又是密封的,听说是什么IP67级别,反正就是不容易进水,所以涉水能力强很多,真的是,直接就是降维打击啊。
很多燃油车主这次算是体验到了,什么叫科技的鸿沟,以前觉得新能源车是玩具,现在看看,关键时刻还是得靠它,真的,不然泡水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拖车都排队。
说起这个涉水能力,燃油车是真不行,有个朋友的车,才买没多久,一下雨就熄火,拖去修车厂,花了好多钱,修车师傅说是进水了,没办法,只能换零件,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电机防水做得好,电池也保护得很好,一般情况下,泡水了也能开,当然,安全起见,还是要去检查一下的好。
还有就是供电,燃油车只能开车,啥也干不了,新能源车可以对外放电,听说现在有些新能源车,可以直接提供3.3kW的功率,可以当个移动电源用,停电的时候,可以给家里供电,烧个热水,充个手机,简直不要太方便,真是想不到,汽车还能这么用。
这次暴雨,也暴露了燃油车安全感知上的不足,传统的雷达,在恶劣天气下,基本就废了,啥也看不见,新能源车就好很多,用的是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比如问界M9的激光雷达,加上毫米波雷达融合,就算在大暴雨里,也能保持较高的AEB成功率,听说能达到92%,这个数据就很吓人了,真的是科技改变生活,安全第一啊。
电池安全也是个大问题,燃油车根本没有电池安全这个概念,因为没电池,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电池安全是重中之重,像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用了500多个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用了蜂窝状结构定向排气,都是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感觉新能源车在安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啊。
车身结构也不一样,燃油车用的还是传统的车身结构,钢材焊接,新能源车用的材料就高级多了,像沃尔沃EX90,热成型钢占比达到35%,路特斯ELETRE,用了碳纤维加上凯夫拉复合材料,这些材料强度更高,更轻,抗冲击能力也更强,所以新能源车在安全性上,确实比燃油车更有优势。
智能驾驶方面燃油车几乎没有,大部分燃油车,还停留在定速巡航这种简单的功能上,新能源车就不一样了,L2级别以上的辅助驾驶几乎是标配,可以自动泊车,可以自动变道,甚至可以自动驾驶,听说2024年上半年,智能驾驶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5.7%,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新能源车,都具备了智能驾驶功能,真的是太厉害了,燃油车,真的快要被时代淘汰了。
浦银国际预测,2025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578万辆,同比增长28%,渗透率将达到53.7%,这意味着,新能源车将会越来越普及,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小,谁也挡不住,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有点奇怪,感觉车企们好像并没有大肆宣传新能源车的技术优势,感觉有点低调,也许,车企们有自己的策略吧,可能是不想刺激燃油车企,也可能是为了稳住燃油车的用户,谁知道呢。
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车企们不把新能源车的优势说出来,难道是怕燃油车企反扑,还是有什么其他的顾虑,真是搞不懂。
新能源车代表的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和燃油车截然不同,燃油车只能在传统技术上进行改进,而新能源车则是重新定义了汽车的标准,从动力系统到车身结构,从安全配置到智能驾驶,新能源车都在颠覆着人们对汽车的认知,真的是,未来的汽车,就是新能源车。
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燃油车真的要被淘汰了吗,新能源车真的那么好吗,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燃油车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优势的,比如加油方便,续航里程长,但是,新能源车在环保,节能,智能方面,更有优势,选择哪种车,还是要看个人的需求和喜好。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车是大势所趋,未来,新能源车将会越来越普及,燃油车将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