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悬崖边的销量数字 新能源车市的热闹从来不属于所有人。当比亚迪月销破20万台、理想蔚来争相晒出“万辆俱乐部”成绩单时,宝骏云海的销量报表却像一盆冷水——月销勉强过千,连自家展厅的销售都忍不住摇头:“这数据,发朋友圈都得屏蔽同行。”
这不是简单的市场遇冷。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突破35%的背景下,宝骏云海的尴尬更像一场慢性窒息:同级竞品几何E、哪吒V价格战打得飞起,连五菱缤果都靠“复古萌脸”抢走了一波女性用户。而云海呢?配置表里缺了快充,车机卡得像十年前的山寨平板,网友吐槽:“买它不如租共享电动车,至少还能扫码解锁。”
第二幕:割肉换流量的豪赌 7月的董事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得像被车主投诉的电池起火现场。高管们盯着报表,终于拍板——加配!降价!云海全系标配快充,车机芯片直接换成骁龙8155,价格却跳水2万,入门款杀入8万元区间。销售总监咬着牙发朋友圈:“这次再卖不动,我带头去直播间跳《科目三》。”
这波操作确实狠。隔壁比亚迪销售听到消息,手里的保温杯差点没端稳:“他们这是要亏本清仓?”行业分析师算了一笔账:以新配置的成本,每卖一台至少倒贴5000元。但宝骏没得选——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已有7家新能源品牌消失,淘汰赛的哨声早就吹响了。
第三幕:生死一线的反击战 降价首周,4S店的电话被打爆了。有冲着8155芯片来的极客,也有被“8万买SUV”口号吸引的小镇青年。销售小张一天接待了20批客户,嗓子哑得只能靠比划:“现在订车?得排队两个月!”社交媒体上,#宝骏云海真香定律#的tag突然冒头,之前骂过的博主悄悄删帖改口:“呃,其实车机流畅度能打王者荣耀了……”
但危机远未结束。某头部电池供应商私下透露:“他们用的还是库存电芯,续航虚标问题没根本解决。”更棘手的是,特斯拉Model 2即将国产的消息像达摩克利斯之剑——如果真如传闻定价15万以内,所有10万级电动车都得重新思考人生。
尾声:卷王时代的幸存者游戏 现在的宝骏云海,像极了考场最后十分钟狂补答案的学渣。加配降价只是止血,想活命还得有绝活:是学五菱搞联名营销?还是像零跑那样all in技术研发?知乎上有条高赞评论说得诛心:“新能源赛道,要么做价格屠夫,要么当技术疯子,最怕不上不下还觉得自己挺委屈。”
这场自救能成吗?看看展厅里终于不再积灰的试驾车,再瞄一眼财务部通宵亮着的灯——答案或许就在下一张销量榜上。不过话说回来,当你看到车企开始“下血本”的时候,是该赶紧抄底,还是该担心它撑不到明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