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车顶维权案二审落定,1.7亿订单损失背后的法律与市场回响

特斯拉车顶维权案二审落定,1.7亿订单损失背后的法律与市场回响

特斯拉车顶维权案二审落定,1.7亿订单损失背后的法律与市场回响-有驾

2021年上海车展,一位女车主站上特斯拉车顶,高呼“刹车失灵” ,这一戏剧性的场景迅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也让特斯拉深陷舆论的风暴眼。数年过去,这场备受瞩目的维权纠纷终于尘埃落定。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认定女车主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与此同时,被指为事件组织者的媒体人封某,也需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25万元。

回溯事件,2021年4月19日,维权女车主在上海车展特斯拉展台做出惊人之举,她爬上展车车顶的行为瞬间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她这看似勇敢的维权行为,却因为缺乏确凿证据,最终让自己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法院经审理查明,女车主在明知没有确切证据证明车辆存在刹车失灵问题的情况下,仍身着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爬上展车车顶大喊,借助车展媒体日的传播力,刻意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这种行为被认定具有贬损特斯拉名誉的主观故意和过错。

对于特斯拉而言,此次事件带来的影响堪称重创。司法评估机构出具的报告显示,“上海车展事件”致使特斯拉遭受了超过1.7亿元的订单直接损失,商誉损失也高达数千万元。在商业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声誉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这一事件无疑让特斯拉在拓展市场、争取消费者信任的道路上遭遇了巨大阻碍。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了深深的疑虑,许多潜在客户在购车决策时选择了观望或转向其他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事件后,还陆续发生了几起车主声称“刹车失灵”的事故,但最终司法鉴定结果均表明,事故原因与特斯拉车辆本身并无关联。这一系列事实进一步印证了特斯拉在产品质量方面或许并不存在女车主所指控的问题,也让女车主当初的维权行为显得更加缺乏事实依据。

这起案件的判决结果,对于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都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对于消费者而言,维权是法律赋予的正当权利,但维权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任何试图通过过激行为、传播不实信息来达到维权目的的做法,不仅难以真正解决问题,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法律困境,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而对于企业来说,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应畏惧舆论压力,要积极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维护品牌的良好形象。

在法治社会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应当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纠纷。只有这样,才能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