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城市只会在万达和蔚来发布新车时才看到一台蔚来车,到省会商场却有大展厅,差距明显引人深思

最近在我这小县城,蔚来的车真是少见得吓人。说到新车发布,就像庄稼季节,偶尔在万达看见一两台,连展开厅那种格局都不敢想象,倒是省会那边,大展厅、成排的蔚来车型,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存在。同行老铁都说,这城市级差真折射出车企在不同地区的供应链布局和市场战略的多面性。

头天晚上陪老婆去她心仪的那个小型新秀——萤火虫——展厅转了转。顺便感叹一句,作为汽车老兵,竟然因为太久没关注,差点忘了这货还在市场上跑着。萤火虫这名字我倒是挺喜欢,乍听就亲切。

我所在的城市只会在万达和蔚来发布新车时才看到一台蔚来车,到省会商场却有大展厅,差距明显引人深思-有驾

先说说外观吧,老婆一眼就盯上了那灯,说萌翻了。我说这灯组形状堪称城市代步车中的异类,设计师有故事——不然也不会特别有辨识度。车身颜色我个人觉得有点水果切片的感觉,挺讨年轻女士喜欢的,毕竟我们小县城这类颜色的私家车少见,直接出众,不过男性用户估计默默绕路。倒不是特别喜欢隐藏式门把手,谁都知道这玩意儿对开发成本好,对修理方便不友好(供应链角度:越复杂的设计,后期零部件供应和维修就越头大,哪像老派把手,随便换)。再有就是保险杠黑塑料用量大了,和鲜艳车身颜色完全不搭,显得粗糙感强,尤其是我老婆说,看着像二线品牌的廉价感,这句话有点重了,但背后反映的是设计和成本控制的矛盾,我估计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宁愿牺牲点颜值。

内饰部分也挺有意思。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感觉萤火虫明显倾向于讨好女性消费者。方向盘设计就是个典型,圆圆胖胖的按键,不像其他小车那样单调,摸着特别亲切。座舱内语音控制反应灵敏,换句话说,软件算法水平还算先进。还有车内配置,比如座椅加热通风、无钥匙进入、无线充电、电动尾门,这一套加起来在4米不到的车里能做到这程度,我私下估算过,成本大概在车价的15%-20%区间,这是厂商在配置和价格间的妥协。相比同价位的某些合资小车(我随口想到一个样本,吉利或长安的某款紧凑型车),萤火虫在这方面优势不小,这点老婆很满意。

我所在的城市只会在万达和蔚来发布新车时才看到一台蔚来车,到省会商场却有大展厅,差距明显引人深思-有驾

缺点也很明显,尤其我觉得乘坐空间没跟上。说好听点这是城市代步车,实际乘坐空间尤其是后排腿部完全被牺牲了,试乘那天老婆都抱怨屁股撑得难受,其实厂家如果把后备箱做小点,腾出空间给后排腿部,适合市区通勤的话需求更大。出了城一趟就得考虑工具性,后备箱大的确实实用。这个矛盾让我想起以前某个研发同行扎心的话:做城市车,空间永远是设计里最难的博弈,客户想要更多,也愿出价,但现场资源有限。实际供应链挺复杂,车身尺寸限制背后是工艺、模具和物流成本的共同约束。

再有就是完全没有实体按键,空调、座椅通风都得靠中控大屏操作——这我觉得真麻烦。老婆还经常吐槽,驾驶时操作不方便,尤其在冬季和夏季温度变化频繁的时候,实体按键带来的盲操作便利性完全掉价。这就让我开始怀疑,这波取舍是科技感还是纯粹的成本考量?说实话,我之前写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章时有点大意,以为全屏幕操作是未来趋势,后来发现这种全触控在二三线小城市的用户接受度其实并不高,这也是一种区域用户心理差异。

最让我着急的是换电的问题。萤火虫当前版本完全不支持换电,销售说等第五代换电站建成后才能支持。这里面牵扯的供应链升级、标准制定和资金投入,不止是厂家一个环节能解决的。说实话,作为一个生活在没有换电基础的18线县城,我估计这优势让我们根本感受不到。之前我还天真想象过,换电会带来家门口快充无忧的便利,没细想过,换电这玩意儿的普及其实远没想象中快。估计用户接受、站点密度、安全标准,哪一样不是大难题。你们说换电站要普及至少得几年时间对吧?

我所在的城市只会在万达和蔚来发布新车时才看到一台蔚来车,到省会商场却有大展厅,差距明显引人深思-有驾

至于维修这事儿,我跟本地的老修理工聊过,他们都有点无奈,萤火虫这种小众电动车维修配件不全,技术培训也跟不上,尤其出城三四百公里后,维修保养简直就是头疼事。我本来想给这车打个高分,考虑那个超高配置和颜值,后来想到这点,不得不打折。

中途扯了一下,我又想到,为啥很多车企在省会城市大规模铺开,反倒在小地方缩手缩脚呢?供应链布局其实就是长线战略,工厂、配件仓储、人员培训不会一蹴而就。有点像做饭:可以买高级食材,做个摆盘漂亮的菜,但得有厨师和炉具,才能端到不同餐桌上。同理,车企也得是在不同城市匹配好服务体系,否则即使你车好,用户用起来依旧憋屈。

提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发现,随着电动车充电设施逐渐完善,用户对换电站的期待是不是转淡了?毕竟充电桩越来越密集,但换电站却一直没普及起来。这中间,究竟是用户观念没跟上,还是换电本身的商业模式和供应链成本高得离谱?

我所在的城市只会在万达和蔚来发布新车时才看到一台蔚来车,到省会商场却有大展厅,差距明显引人深思-有驾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刚才翻了下朋友圈,发现不少人反映,萤火虫的续航是在300-350公里区间——这数据官方没明说多少,但感觉偏保守。推算下来,按当前电价和续航成本,百公里的电费大约在15-20元之间,算起来不算便宜,尤其对我们这边续航需求高的人来说,长期跑出去不划算。

老婆笑着说,虽然有缺点,她还是愿意开这个车精神好,摸着顺手。我想,这种贴近日常生活的实用感,才是萤火虫这类车的真正底气,在我小县城买或许不合理,但在城市里,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我所在的城市只会在万达和蔚来发布新车时才看到一台蔚来车,到省会商场却有大展厅,差距明显引人深思-有驾

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差异很大的车型?广东那边适合,东北那边压根没市场,这种地域感差异其实是汽车行业一个挺有意思的角度。你是不是也觉得,这种现象背后的本地供应链和用户心理博弈,才是未来汽车市场真正的暗流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