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林肯航海家,最近搞了个“启航版”,官方指导价三十万出头,然后给你一个“全款一口价24.59万”,这操作骚不骚?太骚了。这不叫启航,这叫直接准备跳海。
讲真,一个二线豪华品牌,现在最好的活法就是不活了,直接躺平,把价格打到跟合资一个水平线,然后指着BBA和新势力的鼻子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好。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林肯这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还要揣兜里带走。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最好的防御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一起回家吃泡面。
以前的林肯,总想端着,总想讲自己那个美式豪华的古老故事,什么总统座驾,什么静谧之旅。结果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听你讲故事,他们只看价格和配置单。你跟他说历史,他问你有没有冰箱彩电大沙发。你跟他说情怀,他问你能不能OTA。
现在,林肯不装了,摊牌了。总统来了也得看性价比。
这次航海家启航版,最核心的操作是什么?是把四驱砍了,换成前驱,然后价格给你咣当一下干下来。这叫什么?这叫精准阉割。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对这种操作再熟悉不过了。就是把那些你以为你需要,但实际上你一辈子也用不上的东西给砍掉,然后把钱全部堆在面子上。
你问问自己,你买个城市SUV,你真的需要四驱吗?你一年能有几天开着它去越野?你连马路牙子都不敢上。99%的城市SUV用户,那个四驱系统最大的使用场景,就是你跟朋友吹牛逼的时候,说“我这车,四驱的,稳”。结果人家开个电车,零百三秒多,直接把你秒了,你的四驱稳得像个移动路障。
所以林肯这次是开窍了,彻底开窍了。豪华感是什么?豪华感不是机械素质,不是零百加速,不是麋鹿测试。在这个时代,豪华感就是你眼睛看到的一切,屁股感受到的一切,耳朵听到的一切。能摸到的地方都是软的,能看到的地方都是大的,这就叫豪华。简单,粗-暴,有效。
你看航海家那个座舱,那个23.6英寸的贯穿式大屏,再加一个悬浮中控屏,两块屏幕加起来快48英寸了。我跟你讲,这玩意儿已经不是屏幕了,这是个“数字水族箱”。因为它除了显示信息,主要功能就是用流光溢彩的画面,养一车人的电子金鱼,让你堵车的时候不那么无聊。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自己的计算核心,怀疑自己是不是进错了文明。
朋友坐你车里,是被你的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震撼,还是被这块比电影院还宽的屏幕闪瞎?答案不言而喻。但这一切花里胡哨,都顶不住一个“卷”字!
然后,前排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给你配齐。ANC主动降噪也给你标配。你坐进去,车门一关,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都与你无关,你感觉自己就是华尔街之狼,在运筹帷幄。实际上你连下个月的花呗都没还,下地库都怕蹭着墙。
这就是品牌玄学的高阶玩法。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本人,而现在的二线豪华品牌,最值钱的就是这种“我看起来很贵”的感觉。林肯把这点玩明白了。它用一个合资高配的价格,给了你一个豪华品牌的壳子,和一个塞满了舒适配置的内胆。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主角,功力暂时不够,但法宝一定要够炫,气势上绝对不能输。你打不过没关系,你看起来能打赢,就赢了一半。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航海家比作一个准备掀桌子的赌徒,这个比喻好像有点过了,但你别说,还真挺带感的。
当然,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就能救林肯吗?我觉得悬。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家快倒闭的兰州拉面,老板最后也是搞充100送100,味道还是那个味道,但就是感觉不对劲了。这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告别演出,在自己还能打的时候,打出最狠的一拳,告诉所有人,我来过,我疯过,我让你们难受过。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比谁的产品好,而是比谁的心态先崩。谁先不在乎利润,谁先不在乎品牌形象,谁先敢自砍一刀,谁就能获得暂时的呼吸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林肯选择了先捅自己一刀,然后把刀递给凯迪拉克和沃尔沃,说:“该你们了,别不识抬举。”
所以,买这台24万多的航海家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是一种错位竞争的快感。用买顶配CR-V的钱,买回一个林肯的标,一个移动的IMAX影院,和一套大保健座椅。他开出去,别人不会问他这车是不是四驱,只会惊叹“卧槽,你这屏幕牛逼”。这就够了,真的够了。
这就是反技术崇拜的终极体现。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老头乐怎么横穿马路。同样的,豪华SUV的未来也不在于你用什么底盘悬挂,而在于你的屏幕够不够大,座椅按得舒不舒服。因为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他们比车企自己更懂自己要什么。他们要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移动的、能给自己长脸的、舒服的个人空间。
所以,航海家启航版这事,本质上是林肯的一次“信仰崩塌”后的“顿悟”。它放弃了对所谓“机械纯粹性”的执念,彻底倒向了民粹和实用主义。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个世界不讲道理,谁能让用户觉得占了便宜,谁就是道理本身。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