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刘兰普:深耕汽修 匠心筑梦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从一名维修“小白”,成长为技术“大拿”,需要多长时间?

在莒县,有这样一位深耕汽车维修领域的匠人——刘兰普,他用30年的时光,交出了一份耀眼的奋进答卷。30年间,刘兰普凭借着对汽车维修技术的满腔热爱与执着追求,不畏寒暑,匠心耕耘,从一名普通维修学徒成长为行业翘楚,为无数车主解决难题,为汽车维修行业树立了标杆。

“做就要做到极致,让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全国顶尖的汽车维修技术服务!”一直是刘兰普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

30年前,刘兰普初入职场,面对复杂的汽车构造和各类故障问题,他没有丝毫退缩,反而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一头扎进汽车维修知识的海洋。在那个没有电脑的年代,他翻遍无数汽车维修杂志和书籍来汲取养分,密密麻麻地写下20多万字笔记。后随着电脑逐渐普及,他又活跃于各个专业汽车维修论坛,与各地汽修专家交流探讨,不断拓宽自己的技术视野,维修技术水平也在日积月累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技术提升的道路上,刘兰普始终勇于挑战高难度。面对那些别人避之不及的疑难故障车,他总是主动请缨。有时候为了排除一个故障,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都是家常便饭。

“有时候遇上疑难故障车辆,常规检测找不到缘由,只有通过对同一车型、同一配置车辆、同一工况下对上千条数据进行比对,才能锁定‘难点’。”刘兰普说,技术人员就得耐得住寂寞,真正下功夫去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有所收获。

正是这份执着和专注,让他在一次次的磨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愈发精湛,也赢得了众多车主的信任。

2010年,在上海大众举办的全国技术大赛中,刘兰普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山东省第一名的成绩入围全国复赛,最终在决赛中斩获全国第三名的佳绩。此后,他更是荣誉不断,连续10年获上海大众优秀技术经理,连续5年获上汽大众区域技术支持特别贡献奖。

唯有厚积,才能薄发。2018年,在刘兰普的主导下,通过优化钣喷作业流程,促使维修工效率提升35%,节约人力成本和返工成本每年30万元。同时,他积极推进自动变速箱、DSG变速箱深度维修诊断规范,实现90%车辆变速箱拆解前锁定故障,填补了日照市自动变速箱维修领域的空白。

众多的成绩与荣誉加身,刘兰普并没有止步,他仍然兢兢业业地努力着,用自己的行动执着诠释“工匠精神”,迎接着新时代下汽车维修领域面临的新挑战。

从业期间,刘兰普先后撰写了100余篇汽车维修案例论文,其中有5篇在行业主流期刊发表,还获得了2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先后为公司培养12名汽车维修技师、60多名汽车维修高级技工。此外,还举办各类培训、讲座100余课次,组织各类技术、服务流程教学60余场次,培训人员1000人次以上。这些成果不仅是他个人技术提升的见证,也为行业内的技术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刘兰普看来,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小我只能成就个人,大我才能成就团队。只有坚持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才能成就热爱的事业。

作为公司维修团队的技术带头人,刘兰普立足生产一线,从编制执行标准维修规范,到指导维修方案、解决疑难车辆故障,再到组织员工技术培训,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他全力打造“刘兰普劳模人才引领创新实践基地”和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团队成员搭建起学习交流、创新创效的平台。在他的帮带引领下,20余名徒弟迅速成长,多人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为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刘兰普的带领下,公司售后业务更是蒸蒸日上。车间一次维修合格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从2012年维修产值不足1000万元,增长到2021年超过2600万元。而刘兰普本人也先后获得日照市首席技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劳动模范、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面对诸多荣誉,刘兰普依旧保持着那份对汽车维修事业的初心和热忱。在他看来,荣誉只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而实现让客户享受顶尖维修技术服务的目标,才是他不懈追求的事业。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是刘兰普最真实的写照。如今,他依然坚守在汽车维修一线,继续钻研技术、培养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激励着更多汽车维修从业者在提升技术、服务客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建玲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