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老乡捡到宝了? 一枚刻着“P15E”的神秘残骸在旁遮普邦农田里曝光,瞬间让国际军迷圈炸了锅。
这可不是普通的导弹碎片,正是让印度空军吃尽苦头的霹雳-15E。
三架价值2.4亿美元的阵风战斗机被它凌空打爆,现在残骸反倒成了印度人手里的烫手山芋。
别看这块金属片锈迹斑斑,上面残留的蜂窝状结构藏着全球独一份的黑科技。
霹雳-15E装着的AESA雷达导引头,就像给导弹插了双“电子眼”。
传统导弹还在用机械转动的“老花镜”找目标,它直接甩出1024个微型雷达单元织成天罗地网。
印度专家抱着残片研究三天三夜,愣是没搞明白氮化镓芯片的门道。
这玩意儿比黄金还金贵,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集成上千个信号收发单元。
更气人的是核心部件早被自毁装置炸成渣,印度人手里只剩个空壳子。
说起这导弹的“千里追杀”绝活,得提它肚子里藏着的双脉冲发动机。
第一股推力送它冲出边境线,第二股燃料在半路突然点火二次加速。
印度飞行员刚听见警报,导弹已经穿过135公里直插座舱后方三米。
法国人吹上天的“流星”导弹当场现了原形。
同样是远程空空导弹,冲压发动机听着唬人,实战中加速慢得像老牛拉车。
霹雳-15E的固体火箭虽然技术传统,配合智能燃料管理反而更凶残。
最让印度空军憋屈的是根本摸不到对手衣角。
巴方预警机在200公里外就直播印军战机动态,歼-10CE挂弹升空时连雷达都不用开。
等印度苏-30MKI的机械扫描雷达发现危险,霹雳-15E早完成空中变轨锁喉。
美国军火商看着残骸照片直嘬牙花子。
自家AIM-120D折腾十几年都没搞定的AESA导引头,中国人居然塞进了20厘米粗的弹头。
五角大楼紧急叫停现役导弹升级,转头砸钱搞下一代AIM-260找场子。
印度网友还在嘴硬说“残骸也是战利品”,军工部门心里早凉了半截。
当年拆解枭龙战机连复合材料都仿不出来,现在面对毫米级精密电路更是抓瞎。
自家研发20年的阿斯特拉导弹射程缩水到80公里,连霹雳-15E的尾气都追不上。
法国达索公司连夜删除“阵风无敌”的宣传页。
吹破天的频谱电子战系统,在霹雳-15E面前成了哑巴警报器。
更打脸的是残骸分布——导弹掉在印度腹地,阵风残片却散落在自家机场跑道旁。
巴基斯坦飞行员喝着奶茶刷战绩,库存里还躺着190枚同款导弹。
按五架阵风消耗十枚计算,够再组织19场同等规模猎杀。
印度空军总共就36架宝贝阵风,这哪是空战分明是精准屠宰。
俄罗斯军火商趁机甩锅推责任。
说苏-30MKI雷达反射面积太大,在霹雳-15E眼里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新德里吵着要退货,莫斯科反呛“不会开高级货别怪导弹快”。
最绝的是外贸版故意留了后手。
自用型霹雳-15射程轻松突破200公里,还能塞进歼-20隐身弹舱玩暗杀。
卖给巴铁的版本通过限制燃料和简化算法,照样把南亚天空变成禁飞区。
现在全球军火市场彻底看明白了。
中国军工卖的不只是导弹,是整套空战规则说明书。
从预警机数据链到智能头盔,每个环节都在重新定义现代空战。
印度捡到的残骸就像部碎屏手机,能看出牌子却修不出功能。
想要复制AESA导引头? 先解决精密机床进口依赖再说。
军工专家说得直白:“给图纸都造不出,这技术差着代沟呢! ”
这场边境空战给全世界提了个醒。
现代战争早不是拼数量的游戏,体系化作战才是王道。
当霹雳-15E在预警机指挥下发起超视距绝杀,传统空战思维瞬间成了博物馆里的老古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