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

老王去年买了一辆看起来特别拉风的SUV,宽大的轮胎配上运动轮毂,开在小区里总能收获邻居羡慕的目光。可就在上个月,四个轮胎集体到了更换周期,他拿着报价单站在汽修店门口直冒冷汗——换四条轮胎的钱,快赶上他买这辆二手车时砍价砍下来的钱了。更糟心的是,他后来才发现这车需要加95号汽油,每个月光油钱就比同事的同排量车多花好几百。现在每次路过加油站,老王都恨不得给油箱装个防盗锁。

这可不是老王一个人的遭遇。我表弟去年贪便宜买了辆二手豪华车,结果今年光是换空气悬挂就花掉三个月工资。前几天他红着眼圈跟我说:"哥,我现在看见修理厂的升降机,腿肚子都打颤。"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其实这些让人头疼的养车问题,早在买车时就能从几个关键特征上看出来。咱们普通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要是真碰上有下面这些特征的车,可得把钱包捂紧了再考虑。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第一类:浑身都是"富贵病"的车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现在有些车就跟网红整容脸似的,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一身都是烧钱配置。就说这宽轮胎吧,厂家美其名曰提升操控性,实际上在城里开根本感觉不出差别。可等到换轮胎时您就知道了,普通轮胎二百多能搞定,宽胎直接翻倍涨到四五百,更别说那些进口品牌的宽胎,换四条能顶普通人一个月工资。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还有那些必须喝95号汽油的车型,就跟天天要喝茅台似的金贵。现在95号比92号每升贵1块多,按每个月跑1000公里算,一年多掏的油钱都够买台新手机了。更坑的是有些车加了95号油还嫌不够,时不时亮个发动机故障灯提醒您得加燃油宝,这哪是买车啊,分明是请了尊要天天上供的财神爷。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第二类:肚子里装着"定时炸弹"的车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现在有些发动机天生带着病根儿。就像某日系品牌的1.0T三缸机,设计时把正时皮带泡在机油里,结果开个两三万公里皮带就开始掉毛,这些毛絮能把机油滤网堵成筛子。有个车主在论坛上哭诉,刚过保修期发动机就大修,修理费够他再买辆二手小车了。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还有某法系车的1.2T发动机,烧机油比德系车还猛。我认识个开网约车的师傅,后备箱常备两桶机油,他说这车喝机油比喝水还勤快,跑长途都得掐着公里数停车加机油。更绝的是某国产2.0T发动机,积碳严重到修理厂师傅都摇头:"这车得每个月拉高速清积碳,不然就跟得了哮喘似的喘不上气。"

有这几个特征的车尽量别碰,否则修车保养时头疼不已-有驾

第三类:披着羊皮的"病西施"

二手车市场里那些看着成色不错的运损车、泡水车,就跟直播间开了十级美颜的主播似的。有个做汽修的朋友跟我说,上个月有辆泡过水的车送来检修,拆开地毯底下还藏着没晒干的海藻。车主以为捡了大便宜,结果修车钱比买车钱还多,现在天天在修理厂打地铺盯进度。

那些抵押车更要命,前车主欠的债可能比车价还高。我老家有个包工头买了辆抵押的奔驰,结果车刚开回家,催债公司就找上门来。现在车被法院扣着,首付款打了水漂不说,还得天天应付各种法律文书。

第四类:科技树点歪的"祖宗车"

现在有些车玩高科技玩过了头。就说这颗粒捕捉器吧,本意是环保减排,结果用起来跟家里装了定时炸弹似的。有个开网约车的大姐,每跑五百公里就得专门上高速"烧颗粒",不然排气管堵得连油门都踩不动。最夸张的是某德系车的颗粒捕捉器,换个新的要两万多,比发动机大修还贵。

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也是个坑货。朋友买了辆某韩系SUV,十万公里刚过变速箱就开始跳舞似的抖,4S店开口就要三万多维修费。他现在逢人就吐槽:"这变速箱比丈母娘还难伺候,冷天要热车,堵车要挂空挡,开起来比我考驾照时还紧张。"

说到底,咱们普通人买车图的就是个省心实惠。那些看着便宜实则暗藏杀机的车,就跟免费的游戏皮肤似的——不充钱你根本玩不起。下次去4S店看车时,别光听销售吹什么黑科技、高性能,多问问保养成本、维修记录。记住,买车时省下的每一分钱,将来都会变成修车时流的泪。与其将来在修理厂捶胸顿足,不如现在就把这些坑货车型拉进黑名单。毕竟车是伺候人的,不是请回来当祖宗的,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