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

#热问计划#文|莫迪热爱驿站

编辑|莫迪热爱驿站

小米汽车苏7 Ultra最近摊上事了。400多名车主集体维权,要求退车。原因是花了4.2万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功能和宣传严重不符。车主们发现这玩意儿装饰作用大于实用价值,感觉被忽悠了。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小米赶紧发声明道歉,承认之前宣传没说清楚。给出的补偿方案是:没提车的可以免费换成铝制机盖,已经提车的送2万积分(相当于2000块钱)。但车主们不买账——选装费4万多,补偿才2000,这不是打发叫花子吗?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更坑的是,换铝盖还得重新排队,等30到40周。这操作让人想起“画饼充饥”,饼画得挺大,真要吃的时候发现是空的。有意思的是,雷军最近把微博评论设置了门槛,只让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留言。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怕负面评论太多影响形象。一个号称“和用户做朋友”的企业,现在连用户的声音都不敢听了。小米造车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SU7发布会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媲美保时捷”“重新定义电动轿车”。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结果交付后问题频出:车机卡顿、续航缩水、做工粗糙。这次碳纤维机盖事件,彻底点燃了车主的怒火。业内人士透露,小米汽车为了赶进度,很多技术验证不充分就量产。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碳纤维机盖本来是为了减重提升性能,但实际测试发现散热效果有限,又舍不得放弃这个“高端卖点”,最后硬着头皮上。没想到车主不傻,一眼看穿了这个“皇帝的新衣”。更尴尬的是,雷军前几天发微博诉苦,说造车是他创业以来最难的阶段。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现在看来说对了——只不过难的不是造车,而是圆谎。小米汽车现在面临两难:认错赔偿可能亏本,硬扛下去口碑崩盘。这场危机处理不好,很可能步乐视汽车后尘。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消费者不是韭菜,割一茬算一茬。当年小米手机靠性价比起家,现在汽车玩高价低配,这路还能走多远?

一边诉苦造车难,一边拒听用户的所以?雷军这波操作真是绝了!-有驾

雷军敢关微博评论,敢不敢直面车主的诉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