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看到带小蓝灯的车,你会下意识变道挤它吗?最近有这么一张聊天截图悄悄火了,一句话直接捅了智能驾驶的车主窝:你插队就插这种带小蓝灯的车,最好插。好家伙,这年头开车也分软柿子和硬茬子?
所谓智驾小蓝灯,其实就是车辆处于辅助驾驶状态时车外显示的蓝色灯光提示。它本来是个安全设计——既告诉周围我目前是系统在开,也满足车主一点点科技嘚瑟的心理。结果现在,它反倒成了一些人眼里的可欺负标志。
为什么偏偏小蓝灯的车好插?这事情大概率真不能全怪车主。辅助驾驶系统的核心逻辑是避险优先,感知到有车切入,第一反应是减速让行。它不像人类司机,有时候脾气上来了,你说加塞?我偏不让你加。比如之前那起蓝色奥迪硬刚黄色工程车的事件,那可是谁都没怂。
但问题就在于,有些人偏偏吃定了辅助驾驶这种礼貌。据统计,2023年中国具备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车型销量已经突破4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60%。车多了,场景也复杂了。而系统毕竟不是人,它不会赌气、不会博弈,更不会路怒。它只会反复计算:安全距离够吗?制动来得及吗?结果就是,容易被钻空子。
而且,这种欺负老实系统的行为,其实挺危险的。目前没有官方统计直接说插队辅助驾驶车辆事故率更高,但我们可以从逻辑上捋一捋:你插它,它让你,你觉得没事;万一这次它没识别、没刹住,撞上了,插队车辆要负全责。这可不只是道德问题,还是实打实的法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变道车不得影响相关车道内车辆正常行驶。
在我看来,这件事背后其实折射出一个挺矛盾的现实:我们既希望技术越来越像人一样智能,又希望它保持某种非人性的文明。换句话说,很多人其实是在利用机器的守规矩去破坏规矩。这感觉有点像早年刚刚推行自动扶梯左行右立时候,总有人偏要左边乱闯——不是因为左边不能站,而是因为总有人觉得规则是给守规则的人定的。
但我觉得,厂商也不能光让车主保持善良。技术上能不能再做点什么?比如特斯拉最新版本的FSD就被指出对切入车辆的反应更提前、更果断;而小鹏、理想等品牌也在AEB紧急制动中加强了对cut-in场景的识别。或许将来,小蓝灯不该成为好欺负的标签,反而该变成别惹我,我系统比你还较真的提示。
说到底,交通是个高强度的协作游戏,不像单机游戏能随时存档重来。不管是人开车还是系统开车,保持安全车距、不乱变道、不插队抢行,这些都是基本素养。技术可以迭代,法规可以完善,但只有所有道路参与者都把安全放在虚荣和效率之前,才能真正避免亲人两行泪的结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