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

车企、供应商,谁不是在钱到手那一刻睡个安稳觉?如今这“60天账期”承诺,真能解决大家的难题吗,还是喝口水压压惊就得继续拼命等下去?大家都盯着这个“60天”,到底是新的转机,还是老一套?

说起中国汽车行业,可能不少人脑海里第一个冒出来的词就是“卷得飞起”。中汽协这两年出来说话一声比一声急,业内那股“谁也不服谁”的劲头爆发得都快收不住了。5月底的时候,中汽协一篇文章直接说行业被“价格战”这一出给搅得没法过日子了,企业效益下滑,经营难上加难,供应链也跟着遭殃,感觉快要进恶性循环了。结果话音刚落,中国一汽、东风、广汽这些大厂带头发声:“好,今儿起我们给供应商的钱,统一60天到账。”一时间,行业里外都看热闹:老问题要上新药了?

事情真有那么简单?你说承诺到位,大家就真能过上理想生活?许多权威媒体一查再查,发现账上的钱可不光靠嘴上说说能到位。车企的合同套路一个比一个深,资金紧张也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中小型供应商更是一点脾气都没有,说个“拖”基本就只能认了。很多原来的老合同,结账时间是“看天吃饭”,账期延到三四个月都是家常便饭。车企日子不好过,供应商能好吗?钱一拖再拖,员工工资、材料采购,全都窝在那一堆纸上等兑现。倒是每回有新倡议,对账期缩短呼声挺大,但实际一到头,习惯难改“拖延症”,整个链条像是被惯性给绑死了。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为了解决这事儿,中汽协9月又出了一份新倡议。这一回比之前更细:不准拿大企业的体量去欺负小兄弟,要和供应商好好谈好,规定了货款支付的规则。简单点说,你把货交齐、合格验收了,60天内必须把钱给人家,(碰上法定节假日才准推迟)一字一句都写明白了。这份规范出台后,东风、上汽、理想、比亚迪这些主流品牌的小伙伴们马上站队,表态要坚决执行。“反内卷”这仗又打响了,但到底能不能治住行业老毛病,大家还在看。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账期说到底,其实就是企业能不能把钱尽快打到供应商手里。每拖一天,供应商心里多一分压力。而据企业财报和数据来看,国内一半车企的账期都还有120多天——也就是说,你送完货,等四个月才能拿到钱。只有广汽、吉利、比亚迪这几家能勉强压到140天,已经是为数不多的“良心企业”了。今年,比亚迪、上汽、长安这几家终于把账期稍微缩短点。可这样的账期距离健全行业、保障大家权益还是远得很。新政策6月才正式实施——大型企业必须把账期压到60天内,不然大家投诉也有了地方,工信部上线了投诉平台,说白了,谁拖欠就能被举报。6月10号十几家头部车企开会明确承诺60天账期,风风火火搞得大家期待满满。但后来的现实,依然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这些政策为了啥?都想着规范行业,解决产业链每个角落的钱流动问题。可账期缩短到底有啥难点?专家分析得清清楚楚。第一,现在政策没给出拖延处罚措施,企业没“刚性约束”,没有罚款、计息什么的,谁没事主动交钱。第二,车企都在死拼市场,钱都优先补到研发、广告这些“存活关键点”上,给供应商结账反倒被搁置。第三,这么多年形成的行业习惯,要说短个账期,不是一个企业说了算,大家资金紧张全指着慢慢周转,尴尬的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凭一己之力带头改圈。中汽协发声,意在让大家齐心协力,可法律就是没杠杠,这新倡议最大能起到道德上的约束作用。影响力是有,多家车企都站队,大家毕竟要面子嘛,表态总比不作为强。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颠来倒去,这60天账期就像救命稻草,牵一动全身。账期一缩短,资金就立刻活起来,供应商不用天天盯着到账日数黄豆数天数,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说不定就来个大升级。虽然道德规范总是比法律温柔点,但现实已经开始在变化,账期慢慢变短,钱流通速度快了,企业资金压力减轻,大家心气也顺。

不过别光看几家头部车企带头给力,行业里压力比谁都大。市场太卷,“价格战”跟逛菜市场砍价一样,厂商们简直快把价格压得见底。大企业还得想办法稳定价格,“不能便宜出头,不能恶性竞争”,结果利润却被一轮轮消耗,今年行业利润才4.3%,到7月掉到3.5%,比制造业平均的5.9%还低不少。就拿乘联分会数据来说,8月降价车型居然比去年少点,今年整体降价促销没去年那么狠了,但上半年14家主流企业中,超过一半净利润都在下降,可见日子还是难混。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都承认了:大家努力稳定价格、想让产业链的资金流顺顺利利,但自己挣钱还不容易呢。一地鸡毛,企业们不卷不行,卷得太狠一起死。账期缩短会不会反过来改变行业竞争的恶性循环?还真不好说。不少企业都在自发调整,可是旺季到了,这“内卷病”治愈得慢,顶层设计直追规范引导,真正执行起来又是一番斗争。

国家也在盯这件事。6月,商务部开发布会说要联动各部门搞综合治理,维护公平市场,帮行业健康发展。7月,工信部、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三家一起开新能源汽车座谈会,主要点出了产品价格监控、缩短账期、加强监督检查,都是为了产业链顺畅。工信部直接说了,推动缩短账期,不仅让整车企业更灵活,也能带动产业链现代化,共赢共荣,有奶大家都能喝。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车企承诺60天账期,供应商还在等,行业转机还是老问题-有驾

看归看,干归干。这60天账期能不能成真,大家简直像在电视剧情里追主角升级打怪,谁都想知道下一个剧情发展。车企、供应商压根脱不了干系,就像“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只有大家制度健全了,市场规范了,产业才能一起好起来。

说到底,一纸政策能否让供应商的存款多一分安全?你身边的企业又是怎么对账期的?会不会真的把60天变成每个供应商的现实?这个行业问题不是一夜能解决的,但每一次改变都倒逼市场去进步。大家怎么看这场“账期变革”?会不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新花样?留言讨论,谈一谈你关心的问题,别让企业和供应商的日子只有等待和抓心挠肝。说不定,该来的变革就在你留言的下一个60天里出现。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