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号那天一早,刚进公司没几分钟,微信群里已经有人嚷嚷——“重庆补贴又开了,快点去申报”,声音比外面早市还响。张师傅还在擦车玻璃,头也没抬,说了一句,“这玩意儿抢得过刷票的?上次轮到谁家了?”有人接话说他侄儿上回还真抢到一份,三千多块,够他装个行车记录仪再换套胎。
据街坊邻居说,今年重庆又加了补贴,是三季度再投三亿,都按月分着来,八月两亿,九月一亿。商务委的文件看得我头大,什么价格合计、几折几折的,张师傅说新能源就是七个点,燃油六个点,省下点也是钱,最低能拿两三千,顶天能拿一万五——“反正就是看发票,不看你嘴皮子。”
不过补贴申报抢得跟秒杀似的,八点半不到,车友群里就发截图,两亿额度早告罄。有个做销售的朋友跟我聊天,说上午十点关通道了,其实后台排队都爆了。家里亲戚琢磨了几周,材料刚准备好还没递交呢,只能等下回。销售朋友开玩笑说要真补万把块,老板先擅自涨价一千,谁也不亏。
中午饭后,师傅们到院子里乘凉,讨论的却是补贴政策背后那点“门道”。一说重庆这摊,补贴是喝口汤都难,“谁家能抢到谁家高兴”,大城里根本比不过关系近的乡下那种“团申”。而且大家都知道,今年头一拨三亿早在五月就花光了,这次不过又挤了一堆、加上新需求,抢不过点个赞的技术也白搭。邻里说现在想得太多也没用,关键是手快。
顺便插一句,这种补贴抢破头的本事,其实能说明太多。一个是市面需求真心旺盛,车企销量虽然揪着补贴过日子,7月一下子掉了快十二个点,乘联会都说靠政策这碗饭不能天天吃。再者,补贴没了后,有师傅就认准要“考内功”,哪个品牌能扛得住,才是真本事。“像那些小众牌子,别说打广告,能熬到补贴没了还不破产就算胜利,哈。”老陈总这么说。
九月还有一次申报的窗口,说是最后一轮了,大家要准备材料卡准时间。我有个新信息,最近听说某新能源厂牌,在补贴期间推了个冷门选装包:车内‘PM2.5实时监测+负离子模块’,售后师傅告诉我这种升级在南方城市特别抢手,不为雾霾就为了小孩鼻炎——这玩意儿平时得多花两千,补贴覆盖后直接免单,抢得比升级音响还快。另一家国产品牌本想借补贴推个“无线远程钥匙”,结果大多数人还是选了基础版,说复杂了反倒不敢用。用车的琐事就是这样——配置越多反而有时候反成“盲选”。
回忆下近两年补贴政策。早期车主自认为买新能源就该拿补贴,但有师傅提醒,“报上去了不等于钱到手,审批节奏乱得很,去年排了两个月还被退回,说发票字迹不清楚。”这种事邻居小杨家遇到过,连车都开两万公里了,钱才到账,气得她直说以后材料先复印三份。
还有点有意思的事,群里上次聊事故,说新换的新能源车因为补贴紧俏,二手市场报价反而飙高——有人去年四万买入、今年涨到五万还天天问能不能再高。师傅们调侃,“补贴是带动新车,二手不跟正着干,要反着涨。”不过听说有些车因为补贴后忒新,“保险还没理清楚,事故理赔多排了一月”,这都是现实里的麻烦。
聊到未来,大家都说“金九银十”快来了,是不是又有一波换车潮。其实路况这两年也变了,市区堵得更凶,新能源慢慢取代了老油轿,偶尔还能见到小众品牌挤上来蹭销量。张老板以前开老别克,去年拿了补助换成国产电动SUV,吐槽高速掉电快,但市里开说“比油车安静、就是用不惯那些玄学配置。”
最后师傅喝茶时憋出一句,补贴这种事儿就像早市买菜——“抢得着算你命好,抢不着也不能怪谁。”群里有老哥说,等下轮9月申报结束,估计市面又有新行情,谁家二手想出手就趁那时候。附近有店铺前天打折,补贴抢到手的车主一个个过来闲聊,问空调滤芯里能不能装点花露水,真是车圈里的神操作。喝着茶,大家也就等着下次消息,顺便琢磨,哪一天汽车真不靠补贴也能卖得出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