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急电特斯拉,车门竟成夺命锁!我查了工信部文件后背发凉

#美女#

欧盟急电特斯拉,车门竟成夺命锁!我查了工信部文件后背发凉

拳头砸、石头撬,车门纹丝不动。这不是灾难电影,是2025年10月13日成都街头真实发生的绝望救援。一辆小米SU7在碰撞后燃起大火,围观者拼尽全力,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生命被吞噬。

这已经是半年内第二起了。

欧盟监管机构刚对特斯拉发出警告,说电子门把手存在致命缺陷。但恕我直言,这个问题在欧洲还停留在“讨论”阶段,而我们的工信部在2025年9月24日已经白纸黑字地拟好了新规——拟禁止全隐藏式门把手设计。看清楚了吗?不是讨论,是准备直接禁止。

我翻遍了小米SU7的技术资料,发现它压根没有机械式外门把手。这意味着什么?车辆一旦碰撞断电,从外面根本打不开。唯一的希望是车内那个小小的备用机械把手,可要是里面的人已经昏迷了呢?救援人员就只能像成都现场那样,用拳头砸,用石头撬,然后绝望地看着火势蔓延。

更让我震惊的是,就在成都事故发生三天后,小米掌门人在某个行业大会上绝口不提安全改进,反而高调呼吁“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浙江日报》直接发文怼了回去:“切莫用黑公关污名化公众安全关切。”这话说得太客气了,要我说,这就是在偷换概念,试图把产品安全问题扭曲成舆论攻击。

欧盟急电特斯拉,车门竟成夺命锁!我查了工信部文件后背发凉-有驾

第一财经的标题更狠:“小米,别让年轻人的第一台车变成最后一台。”这话虽然难听,但字字诛心。

我算看明白了,某些车企为了所谓的“科技感”、“简洁美”,连最基本的安全底线都不要了。隐藏式门把手确实好看,也确实能省点成本,但拿生命安全来换这点好处,这笔账怎么算都是血亏。

现在最魔幻的是,居然还有人在网上围攻批评媒体,说什么“国产不易”、“要包容创新”。创新难道要以生命为代价吗?当你的亲人被困在燃烧的车里,你会因为这门把手“很有科技感”就感到欣慰吗?

央视的表态很明确:要“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对每一起事故都承担好应尽的责任”。这话不是说给消费者听的,是说给所有车企听的。

车门不该是夺命锁,科技不该是杀人刀。当一辆车在最危急的时刻把求生之路彻底堵死,再炫酷的设计都失去了意义。

你们觉得呢?为了颜值牺牲安全,这笔买卖真的划算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