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港股上市,六次闯关终成功,智界独立加速新能源布局

奇瑞终于扛着“主流车企最后一家上市”的旗号,浩浩荡荡地登上港交所大舞台,这事儿,一下子把汽车圈的瓜又翻新了一遍,看着不容易啊,六次敲门,前面全是板砖,第七回守得云开见着月,现在港交所本年度最大IPO这称号妥妥地挂上了奇瑞的名字,咱不得不好奇,这背后的曲折都能拍一部连续剧了。

你瞧奇瑞这公司,20来年,什么车没造过,什么风浪没遇见?但这上市之路,就跟被设了密码似的,六次闯关六次出局,主要还是股权结构比迷宫还复杂,一堆关系纠缠不清,想分个锅都费劲,谁说不是一言难尽。有人说这跟奇瑞一向老实做人、踏实造车有关——老实人总是最后才等到糖,听起来确实有点道理,但是资本这盘棋,哪有啥公平不公平,拼的就是谁能把坎儿迈过去,这次奇瑞算是和自己死磕到底了。

奇瑞港股上市,六次闯关终成功,智界独立加速新能源布局-有驾

今年头一月,奇瑞终于决定先把“家里”的事情理顺了,果断来了一场股权改革,把复杂的权益理清楚,障碍扫光,该放开的放开,该合的合上,原本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这才有了后来第七次IPO闯关一锤定音。说白了,资本市场是个精明算盘,要是被家庭纠纷绊住,谁愿意掏钱做你的接盘侠。

奇瑞港股上市,六次闯关终成功,智界独立加速新能源布局-有驾

咱再看看具体这次IPO的操作,奇瑞没藏着掖着,招股书里亮出了:6.99亿股普通股,准备募集15到20亿美元的大蛋糕。这么多钱干嘛用?老生常谈了,新车型研发,还不是为了加码“内卷”时代的竞争力,一边是新能源转型,一边是主流市场卡位,奇瑞其实挺清楚自己的定位。

但到底奇瑞现在账本上的成绩咋样?数据是不会骗人。一翻招股书,业绩蹭蹭地涨,2024年利润143.34亿,同比猛增265%,这增长速度,就像装了火箭推进器。25年头三个月就搞出47.26亿净利润,直接把旁边的上汽、长城、长安都甩在身后——上汽才30.23亿,长城17.51亿,长安13.53亿,奇瑞可算是一骑绝尘。不过目前还是只能仰望比亚迪的91.55亿顶天立地。你说奇瑞凭啥这么猛?这年头,能跑得快,跑得远,是真本事,谁也不能嘀咕。

业绩漂亮是漂亮,但细看收入拼图,画风有点微妙。燃油车占了大头,接近七成——69.6%。新能源只占21.9%,这听起来就不那么唬人,因为放全国数据一对比就有点尴尬。25年八月份全国新能源渗透率已经破了56.1%,大家都呼吁着“绿色出行”,都在拼命往新能源挤,再看看旁边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新势力们都把新能源比例拉到天花板了,上汽新能源都能砍下30.75%,奇瑞却还在原地拉扯,落后但没掉队,只能说有压力,但还有追赶空间。

这差距咋补?这就得聊聊智界了。最近奇瑞不玩虚的,直接把智界独立出来,交给了华为彻底打理。你家有个“神队友”,当然得用到极限。这事儿还真不只是表面分家那么简单。如果你只看到“华为赋能”四个字,那你out了。独立后的智界,奇瑞和华为公开承诺再砸百亿,而且还要扩编研发团队——增到2500人,这工程量不小。可你想搞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那些花活,对资金的胃口绝对不小,这回有了IPO的银弹补给,等于给了智界“冲刺赛段加速包”。

而且看招股书上奇瑞自己的新能源子品牌——星途、风云、qq那些,老实说品牌号召力跟华为赋能的“智界”简直不是一个量级,毕竟谁能在智能化上和华为一掰手腕?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软件硬功夫上,华为有的是底蕴。奇瑞目前的燃油车在20万元以上价位段还难有大动作,智界就是杀入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高端市场的“弯道超车利器”。有了这钱和肥厚的研发队伍,奇瑞根本不会再犹豫,必须得继续狂投智界。等到26年新车上市,r7、s7能不能抓住黄金窗口期,谁都在等。

不过智界s7你要是真不熟,想象一下鸿蒙智行的颜值担当这几个词,是不是就忍不住多看两眼?s7这车其实三次宣布上市,却没像PPT那样“炸场”,反响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你说是市场太挑,还是产品自己还没到位?其实市场一直在变,消费者的胃口越来越难伺候,光有科技感还不够,体验、价格、品牌声量都得配齐。奇瑞好在有耐心,没急着放弃,相信未来能等来爆发那一刻。

说到这儿,三分天下已定,比亚迪“遥遥领先”挂在嘴上,其实压力都留给了其它友商。奇瑞独立上市,不只是融资那么简单,更是把车圈一盘大棋落下新子。这下奇瑞不光可以自己掏腰包,还能拉着华为一块上分。上市之后,品牌影响力、话语权、研发投入、产业协同,通通都是加分项。车圈这场“内卷”有资本加持,难怪圈里人都忍不住感叹:奇瑞这回真把自己玩明白了。

当然,眼下的奇瑞,最大的命门还在于新能源赛道补课。你都知道,国家政策的大手不轻易改变,新能车的渗透速度早都追上了风口。奇瑞在燃油车上扎根已深,怎么顺利切换赛道,是企业决策者们最费脑筋的事。很多人可能觉得只要拉上华为,资源够、技术强,分分钟就起飞,实际呢?核心品牌能不能让油车用户转化为新能源粉丝,市场的选择可不只是换个logo那么简单。

奇瑞港股上市,六次闯关终成功,智界独立加速新能源布局-有驾

说到这,其实奇瑞这次上市,还真不是智界一个人在表演,全体品牌战略都在做大调整。你看奇瑞老品牌,比如瑞虎、艾瑞泽,还有高端新势力如星途,哪一个不是想蹭着上市热度一块飞提升。奇瑞造车思路现在是“多线并进”,不只盯着一条路,要把燃油、混动、纯电全都打一通。那是不是拼命推智界,别的品牌就凉凉?人家管理层大概率不会那么傻,赌一把的风险太高,毕竟中国市场容纳得了多元产品,端的是“菜全才有选”。

聊技术,智界的智能化牌真不能瞧不起。华为在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芯片算法这些领域早已不是新鲜面孔,咱电视里看到新势力宣传智能驾驶,上路体验一会,车里那股“懂你”的科技范儿,智界能不能做到极致,看后续产品说话。这阵子流行一句话:“谁搭上华为,这牌面肯定就不一般。”但光有华为,也不是万能胶,市场的反馈才是真的。

奇瑞的冒尖,表面上是上市敲钟那么光鲜,背地里是20多年积累的厚度。六次失败真的不是偶然,行业一时风云变幻,品牌磨炼出来的韧劲可不是一夜之间筑成。你仔细琢磨下资本市场的特点,谁能在财报上亮出靓丽成绩,谁就有资格拿到更多资源。奇瑞靠着销量、利润、水涨船高,走到今天,真的可谓一波三折,迎来高光时刻。

奇瑞港股上市,六次闯关终成功,智界独立加速新能源布局-有驾

不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不意味着最后就能高枕无忧。现在新能源卷成一锅烩,谁都知道市场没有绝对王者,竞品天天布局,技术日日更新,用户口味像变色龙,没人能保证明天的市场一样好过。奇瑞要做的,是尽快补齐新能源短板,智界能不能扛起旗帜跟新势力掰腕子,最后还得看实打实的产品力和用户认同度,上市只是敲门砖,未来路还很长。

讲来讲去,奇瑞上市这件事,抛开资本热度和“最后一家主流车企上市”的光环,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在激烈竞争下,每一家公司都在拼创变、拼突破,谁也没闲着等天上掉馅饼。奇瑞这次是赢了时间窗口、赢了融资机会,但想赢得用户长久青睐,还得再多几招。

你怎么看奇瑞这次IPO,觉得智界能让奇瑞实现新能源大翻身吗?评论区聊聊想法,看看你站哪边。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