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源Q07这车,真是挺有意思的。你看它价格定在11.98到15.68万,算是中型新能源SUV的中坚力量之一。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个级别在今年变得越发火热。毕竟,换代换技术的速度太快,谁不想在环保和科技上都站在前头?
我自己做汽车行业,也一直关注新能源车的技术演变。长安启源Q07,尤其是2025款215尊荣型,配置还挺丰富的,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好多细节都挺实在。
比如它的续航,纯电部分CLTC能跑215公里,看似还可以。估算一下,WLTC纯电续航166公里,按理来说,实际情况下大概会少一些。原因嘛,日常开起来,空调开大、上下坡多,续航就会比数据上略差,可能在140到150公里左右。对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像日产 Leaf或标志的e-2008,续航确实不算长,但它们价格稍低,配置也略逊一筹。
你会不会觉得,续航这个硬指标其实有点虚?充电时间倒是更实际。快充20-30分钟,从30%充到80%,这在日常,要么就得跑高速,要么就得在家附近的充电站等半个小时。慢充的话,4.5小时也不是不能接受,但尤其在快节奏的都市里,谁还会专门为了慢充等那么长时间?
我关注到,这车的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电池好在成本较低,安全性高。有人会说,能量密度低,续航有限,但它的循环寿命长,没那么折腾。估算一下它的电池能量31.7kWh,百公里耗电16.7kWh,算下来,也就是平均续航大概在180公里左右,和官方数字还差一点。这么算,续航可能比披露的数据更保守点。
动力方面,它的最大功率达到了237kW(匹配电动机的输出,当然还要看调校),扭矩455N·m,起步还是挺肉的。官方说0-100公里/小时7.58秒,不算慢了。用我自己开车的经验,跑高速会发现,动态响应很直接,心跳也会有点加快。实际跑起来,车轻盈灵巧,不像体重1875kg的车,反而像一只灵活的猫。
我还挺好奇它的转向和操控体验。它接近角18°,离去角23°,意味着越野或者冲坡能力还可以。这个价位的车,少有能兼顾城里和郊外的,都说不要太看重‘越野’,但实际用车,谁都试图偶尔跑个野路。
轮距这块,前1620mm,后1630mm,宽窄中规中矩啦。一朋友说:这车走弯道感觉怎么样?我猜它的最小转弯半径5.85米,是在同级偏好的。这个数值,放在城市里,转弯还行,但在狭窄巷子里可能会觉得有点紧。
后备厢空间,763到1759升,想放点行李,基本够用。偏家用嘛,家里带个猫窝,买点菜,又或偶尔带个小旅行包,都没问题。
有意思的是,它搭载了天枢智驾天域座舱天衡底盘这些系统,高配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和摄像头,能实现高速道路上的全景NOA,基本等于自动驾驶的辅助水平。这东西我自己用过几次,确实挺智能,但你知道的,还是要看人的手,会不会按错键那种。
座舱用料听上去还不错,软包和环保材料占比大,副驾零重力座椅支持按摩、通风、加热,还能调到自己喜欢的角度。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样,买车最怕的就是座椅太硬或者座椅连续坐久不舒服,别说长途旅游,短途上下班都要舍不得下车。
其实我有个疑问:你觉得,像这样配备大量智能系统的车,未来养护会不会更麻烦?我记得一个朋友修车时说,新能源车的电子系统复杂得多,出问题不容易找。你会担心吗?
(这段先按下不表)对了,刚才我看了个视频,销售说,这车的零配件成本其实挺合理的。你知道,零件成本直接关系我们日后维修的花费。有时,车价不到两万块,修修补补就得花个几百,心里就觉得还挺坑爹的。但长安启源Q07的电池,虽然用料讲究,但也不能走太豪门路线,否则价格搞上去,消费压力都大。
估算下来,百公里的燃油和电费差别还挺挺的。以我家那个加油站,每升8块,跑100公里得花个6-8块油费。而电费,家里用快充充一充,算算不到2块钱左右。也就是说,新能源的精神胜利法在家庭使用场景很明显——省钱又环保。
这车我觉得是个挺平衡的选项。不到十万出头,就能获得不差的续航、智能和空间。而且,充电设施逐步普及,也让新能源没那么捉鸡。但你有没有想过,未来的车会不会变得更智能而不再纯粹开呢?可能6年后,车变成了人机合作的伙伴。
节省点时间,我决定不深究它的软件系统安全和升级问题,但是真的希望厂商不要把电子系统一推再推,搞得我每次开车都像在操控机器人一样紧张。你觉得呢,科技到达到什么程度才刚刚好?
最实在的还是身边的细节。有天,我朋友开着这车在家门口打转,他说:这车油门响应挺灵敏的,但刹车反应要多练一下。我心想,看来,干练的操作还是得靠人。毕竟,车再智能,自己手一抖,问题还不都是自己的责任。
我也没细想过,这车的未来会不会像某些人说的,智能越多,越难修。但不得不说,结合这款车的配置和设计,至少它目前看,还是个值得考虑的小伙伴。
你有没有还在犹豫:是不是应该等下一代?还是该趁着技术还在成熟期,赶紧出手?我倒觉得,最实际的,还是看看自己用车的环境,再决定是否要冒险白天开车时多点智能保障。
这车的性价比,也许不算高,但一定够用——这点我比较有把握。你觉得,新能源车的真正难点会是什么?坚持续航?还是未来的维修?大概都得走一段试错的路。
反正,现在的我,唯一确定的就是一天比一天,车站变得更智能,但人应不应该变得更懂它点。
---
长安启源Q07作为一个例子,真的是折射出行业的一个缩影:技术在飞速发展,用户需求又在不断变化。汽车会变成什么样子?这问题没人敢说准,但我知道,留意脚下这条路,可能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细节。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