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跑得越多,亏得越多

目前,网约车行业已经到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行情,许多司机可谓“骑虎难下,进退两难”,跑也不是,不跑也不是。一些买了电车,办了“双证”的司机,看似占据了接单的优势,但到了出行的淡季,再高的口碑值、服务分或功勋值,都无济于事,因为,没人叫车,只能在路边长时间空等。偶尔有人叫车,也是十块钱以下的低消费订单。

对于几块钱的短途订单,电车可能还跑得过,但是,对于油车,就非常不划算,甚至会出现亏本的情况。比如,司机空驶3公里,去接一个乘客,乘客的行程3公里,送完之后,发现目的地非常偏僻,根本没人需要用车,只能再次空驶3公里,返回热点区域听单,来来回回,总共驶了9公里,按照油车1公里1.3元的成本,9公里的成本在10元左右,但是到了司机手里的车费才几块钱,所以,这笔订单肯定是亏本的。

网约车司机:跑得越多,亏得越多-有驾

一些司机不解,为什么油车1公里需要1.3元的成本?他总是问,“我的汽车油费不是才5毛钱吗?”错了,网约车的成本,绝对不是算油费、电费那么简单,是要算综合成本的,把保险、保养、维修、油费、车损、折旧等,算进去,才是真实的成本。电车的成本也不是一些司机口中所说的“1公里只需电费1毛钱”那么便宜,折算下来,每公里也要1块钱的成本。

很多司机经过了社会的“毒打”之后,渐渐醒悟过来,明白了一个道理:跑得越多,亏得越多。这是因为,一天当中,在无法挑单的前提下,司机会接到很多的短途订单,只有两、三笔长途的订单比较划算,其它的订单只是“做公益,免费提供服务”。有的司机运气差一点,一天到晚,接的都是短途订单。如果平台没有奖励,那么,这个司机绝对是亏本的。

网约车司机:跑得越多,亏得越多-有驾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话叫“做多,错多”,用在网约车行业上也是成立的,意思就是跑得越多,亏得越多。不跑,反而是赚钱。这听起来有点自相矛盾,但却是被事实证明了正确的答案。

有的司机会无奈地质问我:“不跑反而能赚钱,那我买了车,或者租了车要怎么办?不跑,一家人喝西北风啊?贷款或租金怎么还?”

也不是不跑,只是一些短途订单,如果平台没有奖励或者补贴,可以适当取消,因为跑了也是亏本,还不如跑几单优质的长途订单。我知道司机不能挑单,但这真的没有办法,只能出此下策。

网约车司机:跑得越多,亏得越多-有驾

所以说,网约车司机太难了,每天在路上四处奔波,穿街走巷,赚来的是三瓜两枣,其它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网约车平台开发了一个出行软件就可以一本万利,稳赚不赔。几乎每一笔订单都赚钱,哪怕一单只挣5毛钱,一天几百万笔订单,都赚得盆满钵满。怪不得,现在市场上有一百多家网约车公司,都争着从司机身上分一杯羹。

网约车司机:跑得越多,亏得越多-有驾

但市场的蛋糕就这么大,想吃的人太多了,分到每个人手里就很少。有的司机注册了多个出行平台,以为多个平台能多一份收入,但现实依然会无情地告诉他们:跑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似乎已经成为网约车行业无法破解的定律。

(原创作品,大家要是有兴趣请关注梅畔琴声,感谢点评和点赞,个别配图来自网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