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条生产线,德系工厂里的7.5万元MQB平台暗战:成都车间为何敢挑战15万元市场底线?
我在4S店试驾时,销售顾问说了句话:“您猜这台VS5的底盘,跟哪台20万的车用的是同一套调校团队?”
答案揭晓的瞬间,确实让人有些意外。一汽-大众成都工厂的生产线上,速腾、探岳和这台售价不到8万的捷达VS5,竟然在同一个车间里诞生。相同的激光焊接工艺,相同的漆面厚度标准,相同的367项出厂检测流程。差别在哪?或许就在那块车标和定价策略上。
更有趣的是,当你坐进驾驶座启动这台EA211发动机时,传来的声音调性和隔壁展厅里那台指导价16万的车型几乎一致。爱信6AT的换挡逻辑、MQB平台的底盘回馈,甚至连方向盘的阻尼感都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德国团队调校的底盘,8万车也能有?
那天在山路上跑了一段,副驾朋友问我:“这车多少钱来着?”当我说出7万多的价格时,他愣了几秒。确实,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这套组合,在这个价位不算常见。
过连续弯道时,车身侧倾控制得挺利索,没有那种“船晃”的感觉。虽说跟那些20多万的车比起来,支撑性肯定还有差距,但至少不会让人开着心虚。减速带也是,一次过完基本就安静了,不会有多余的弹跳。
800万台装机量的发动机,下放到8万车型
EA211这台1.4T,在国内已经服役几年了。150马力、250牛·米的数据看着中规中矩,但关键在于成熟度。朋友圈里开这台发动机的车主不少,大家反馈都差不多:动力够用,毛病不多。
匹配的爱信6AT变速箱,换挡时机把握得还算合理。红绿灯起步时,油门踩下去响应比较线性,不会有那种“冲一下停一下”的窘迫感。跑高速时,6档巡航转速也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730mm轴距,比某些中型车还长
VS7坐进后排,1米8的身高翘个二郎腿没问题。腿部空间快接近1米了,这在10万以内的车型里确实不多见。后备厢也够深,548L的容积,一家人出门旅行的行李基本都能装下。
有些年款还能选装第三排座椅,虽说第三排的舒适度可能就那样,但紧急情况下多坐两个人还是能应付的。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有大家庭需求的用户来说,这个配置倒是挺实用。
本土化车机,总算摆脱“德系鸡肋”标签
以前开德系车的朋友经常吐槽车机功能简陋,这回J-Connect系统算是有了改观。CarPlay连接挺顺畅,语音控制的识别率也还行,基本的导航、音乐、电话功能都能搞定。
操作界面设计得比较简洁,不会有那种“找个功能要翻三层菜单”的麻烦。虽说智能化程度比不上新势力那些车型,但胜在稳定,不会经常卡死或者重启。
成都工厂的制造水准,延续大众体系
一汽-大众成都工厂跟集团其他工厂采用相同的制造标准,关键焊点激光检测,漆面厚度控制在±5微米以内。每台车出厂前要经过367项检测,包括45分钟的淋雨测试。
虽说不敢说完美无缺,但这种制造背景确实能让人放心一些。毕竟同一套流程下来的产品,品控水准基本有保障。
年均2000元保养费,正时链条终身免维护
EA211发动机的保养间隔是1万公里,小保养380元左右,大保养800元上下。按照年行驶1.5万公里算,三年总保养费用大概2100元。最关键的是,正时系统用的是链条而不是皮带,理论上终身不用更换,这能省下不少潜在费用。
维修网点覆盖面也广,基本上县级城市都有服务站,配件供应比较稳定。对于在小城市生活的车主来说,这点挺重要。
全系6气囊配置,入门级也不缩水
8万多的车能标配6个安全气囊,这在同价位确实少见。ESP、胎压监测这些基础配置也都有,高配版本还搭载了ACC自适应巡航和AEB自动制动。
虽说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相对基础,但对于家庭日常用车来说,这些配置已经够用了。至少在安全方面,没有明显的短板。
7.5万元的实际成交价,挑战同级对手
算上各种优惠政策,VS5的实际成交价可能更低一些。7万多能拿到MQB平台、爱信6AT、6气囊的组合,确实挺少见。
当然,这个品牌定位就是务实家用路线。如果追求个性化设计或者前沿科技体验,可能需要看其他选择。但要是就想要台“机械素质靠谱、空间够用、后期省心”的家用车,VS5和VS7确实值得考虑。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车子好开、耐用、不折腾,可能比那些花哨功能更实在一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