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这档子事儿,你有没有觉着有点儿蹊跷?嘴上说着环保,鼓捣着大家绿色出行,可一言不合就“一刀切”,又是禁又是限,弄得老百姓怨气冲天。如今像是转了风向,超标车能缓口气儿使了,电费也跌了价,这葫芦里卖的又是啥药?
先聊聊这超标车。说它不达标吧,确乎没过新国标的坎儿,可架不住量大管饱啊!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和村镇,电动车简直是家家户户的“腿儿”,跑腿买菜接娃,全仰仗它。猛不丁儿说不让上路了,那可真叫一个措手不及。
你琢磨琢磨, 好不容易攒俩钱儿置办的电动车,没准儿还没骑溜呢,就得眼睁睁看它报废, 搁谁心里能痛快?特别是2020到2022那阵儿,一拨人赶着时髦买了电动车, 结果现在成了“超标户”, 这事儿搁谁都觉得吃了苍蝇。所以,各地开始给过渡期续命, 我觉得这挺地道的。
像津城、山城、绿城这些地儿, 把低速电动车和黄牌非标车的服役年限都往后延了延, 也算是给老百姓一个缓冲垫。这不光是延长了使用时间, 更要紧的是, 宽慰了老百姓的荷包。毕竟, 换一辆符合新规的电动车, 也得掂量掂量兜里的银子。
肯定也有人掰扯,超标车有安全隐患,必须坚决取缔。这话听着在理,安全重于泰山嘛。可问题是, 咔嚓一下全给咔嚓了, 是不是有点儿糙了?有没有体恤到老百姓的实际难处?再说了, 超标车的安全梗儿, 很大程度上也跟监管缺位脱不了干系。如果能严加管束, 规范上路, 是不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安全系数呢?
再说说这充电。电动车充电烧钱, 这事儿大伙儿都门儿清吧?尤其在那些个商业充电桩, 那价码儿简直比烧油还狠!这让不少电动车骑手直呼“遭不住”。
电费高企, 一方面是电价本身就水涨船高, 另一方面是服务费狮子大开口。有些充电桩运营方, 为了雁过拔毛, 就变着法儿地抬高服务费, 搞得价格雾里看花。市场监管总局这次亮剑, 明文规定电费按民用标准计价, 服务费也要白纸黑字写明白, 这绝对是久旱逢甘霖。
像苏大强、老表省、羊城这些地方已经开始撸起袖子干了, 听人说, 一次充电能省个一星半点。虽说看起来蝇头小利, 可聚沙成塔嘛, 一年下来也能省出几张毛爷爷。而且, 更重要的是, 往后充电的价儿会更加敞亮, 不会再被人当猪宰了。
说到这儿, 我想起前些日子瞅见的一条子新闻。一个外卖小哥, 因为电动车充电太贵, 每天都要跑到八丈远的地方去充电, 结果为了赶时辰, 出了事故。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揪心。要是充电能实惠点, 正规点, 是不是就能避免类似的杯具重演呢?
这么说来, 这次超标车延期和充电降费, 看似是小事一桩, 其实关联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这背后体现的是, 政策制定者开始更加接地气, 更加着眼于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
当然, 咱们也不能乐开了花。毕竟, 政策的落地还得有个章程。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执行力度也会有所出入。而且, 电动车这行当还横亘着不少问题, 譬如电池续航、充电桩捉襟见肘等等, 都得进一步开方抓药。
但不管咋说, 这次的政策微调, 传递了一个靠谱的讯息: 往后在治理电动车的问题上, 可能会更加兼顾人情味儿, 更加看重权衡各方利益。这对于电动车用户来说, 无疑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只是, 面对这些“福利”, 咱们更应该动脑筋琢磨的是, 咋样才能让电动车这行当更加茁壮成长, 咋样才能让老百姓更踏实地骑着电动车上路。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考量, 也是咱们每个人的分内事。毕竟, 一个更加宜居宜行的出行环境, 需要咱们勠力同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