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刚称霸就遇寒冬!俄罗斯车市销量腰斩,我们被上了一课

哥们儿,有时候你真得佩服生活这个编剧,总在你觉得故事该高潮迭起、奏响凯歌的时候,直接给你切个黑屏,再亮起时,舞台上只剩一地鸡毛。

前两年,我们还在为国产车在俄罗斯“大杀四方”开香槟,看着哈弗、奇瑞们把莫斯科的街头刷成“中国红”,那感觉,跟三体人占领地球似的。

结果呢?

2025年的数据一出来,我盯着屏幕半天没缓过劲儿,那感觉就像宿醉醒来,发现昨晚吹的牛,今天全成了打脸的巴掌。

一个词儿:崩了。

而且不是崴了脚那种小伤,是直接从悬崖上自由落体。

同比暴跌25%,这数字砸在桌上,比伏特加的后劲儿都大。

记忆闪回到2024年,那会儿的媒体标题多豪横?

“中国军团鲸吞俄罗斯六成市场!”

哈弗是街上最靓的仔,吉利、奇瑞紧跟在后头,德系日韩跑得连车尾灯都看不见。

那时候,谁要是敢说半个“不”字,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死。

国产车刚称霸就遇寒冬!俄罗斯车市销量腰斩,我们被上了一课-有驾

我们都觉得,这不光是卖了几辆车,这是把咱们的工业自信,用四个轮子实实在在地碾在了西伯利亚的冻土上。

可谁能想到,这场盛大的烟火,升空绚烂,落幕却如此仓促。

咱们自己家这边,前八个月车卖得热火朝天,增长12.6%,一片欣欣向荣。

再瞅瞅邻居那边,总共卖了不到88万辆。

这什么概念?

人口还没他们多的日本,同期干了300多万辆。

一个世界第一领土大国,汽车消费力连个岛国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已经不是“市场疲软”能解释的了,这就是“心跳骤停”。

更瘆人的是,这病来得是全身性的。

乘用车,跌了23%,还算留了口气。

国产车刚称霸就遇寒冬!俄罗斯车市销量腰斩,我们被上了一课-有驾

商用车那边,简直就是屠宰场现场——卡车销量直接腰斩,暴跌56%;公交车跌了49%。

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停运的物流线,一个个停工的工地,是整个社会经济机器被锈住的声音。

汽车销量,说白了就是经济的“心电图”,现在这张图,差不多快拉成一条直线了。

这时候再看俄罗斯8月份的销量榜,简直就是一出黑色幽默。

前十名里头,除了本土的“老黄瓜”拉达和两个靠着存量续命的日韩“遗孤”,剩下七个全是咱们的“亲儿子”。

哈弗、奇瑞、吉利、长安……一溜排开,威风凛凛。

可这感觉,就像一群狮子费老大劲占领了一片草原,结果扭头发现,草原开始沙漠化了,草没了,羊也快饿死了。

狮子再多,又能怎么样?

我一哥们,前几年还在那儿激动地跟我聊长城的图拉工厂,那是咱们在海外独资盖的第一个全工艺整车厂,设计年产能15万辆。

当时我们都觉得,这是咱们工业长子出息了,要出去抢地盘了。

现在,奇瑞、江淮、东风的厂子也都跟上了,这盘大棋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国产车刚称霸就遇寒冬!俄罗斯车市销量腰斩,我们被上了一课-有驾

可棋盘突然裂了,这些嗷嗷待哺的生产线,难道要开始“内卷”着抢那几只瘦羊?

有句话叫“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用在这儿再合适不过。

吉利和奇瑞的欧萌达,在俄罗斯的销量直接掉了45%以上,这可不是皮外伤,这是实打实的断骨。

当然,总有人会安慰说,俄罗斯市场体量就那么大,影响有限,咱们家大业大,亏得起。

这话听着没错,但心里总不是滋味。

这事儿如果只看成一个海外市场的业绩波动,那就太天真了。

它更像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那些以为靠着地缘政治的窗口期就能一劳永逸的人脸上。

当初西方品牌撤走,留下一片真空,我们冲了进去。

可我们到底是因为自己太能打,还是因为拳台上只剩下我们一个选手了?

这个问题,必须得掰扯清楚。

国产车刚称霸就遇寒冬!俄罗斯车市销量腰斩,我们被上了一课-有驾

因为如果是后者,当地主家也没余粮的时候,你这个“唯一的客人”可能就是第一个被请出去的。

这何尝不是对咱们整个“出海”模式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过去,我们热衷于“插旗”,在地图上点亮一个个国家,用市场份额宣告“我来了”。

可来了之后呢?

怎么活下去?

怎么在一个动荡的市场里,把自己的牌子刻进当地人的心里,而不是被当成一个“没办法时的选择”?

这比建几个厂、开几家4S店,要难上不止一百倍。

说到底,国际市场不是请客吃饭,没有那么多温情脉脉。

今天俄罗斯车市这盆冰水,或许能让咱们从“全球制霸”的狂热中冷静下来,好好看看脚下的路。

毕竟,真正的强大,不是顺风时能飞多高,而是逆风时,你还能不能站得住。

国产车刚称霸就遇寒冬!俄罗斯车市销量腰斩,我们被上了一课-有驾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