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有十个激光雷达,可它能识别出人心里的恶吗?

最近华工有个老师,在学校里开车,把一个刚过完18岁生日的女生给创死了。

这事儿魔幻在哪呢?魔幻在于,所有人都默认,大学校园,应该是规则最清晰、环境最单纯、安全系数理论上拉到顶格的地方。这里没有老头乐,没有泥头车,没有喝多了三五成群在马路上玩“是兄弟就来创死我”的社会人。这里只有老师和学生,是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文明的压缩毛巾,理论上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

结果呢?结果一个油门下去,一个年轻的生命,连同她父母半辈子的心血,直接就给清零了。

这老师,突出一个不装了,摊牌了。别人在象牙塔里搞学术,他在象牙塔里搞《速度与激情:校园风云》。属于是把物理规则当成选修课,把别人的命当成自己表演的道具。这就给所有埋头苦干、天天吹嘘自家智能驾驶和主动安全性的车企,脸上来了一记响亮的大逼斗。

你的车有十个激光雷达,可它能识别出人心里的恶吗?-有驾

我真的会谢!

讲真,这事儿的本质,就是一场对现代汽车工业“安全信仰”的降维打击。你天天在那发布会上讲,我们有多少个激光雷达,多少个毫米波雷达,算力有多牛X,AEB反应有多快,能识别多少种异形障碍物。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你的技术报告比新华字典还厚,每一个参数都闪耀着科学的光芒。

你的车有十个激光雷达,可它能识别出人心里的恶吗?-有驾

但有用吗?

你的智能驾驶系统,就是个修仙小说里刚刚筑基的小修士,功法背得滚瓜烂熟,算力拉满,能躲飞剑,能防法术。结果对面来了一个不讲道理的莽夫,一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艺术老师,他根本不跟你拼法力,他直接掏出一把AK47对着你扫射,请问阁下如何应对?

你的算法里,有“一个大学老师突然发癫,在限速20的校园里把油门踩到80”这个预案吗?没有。你的数据库里,有“这个人被投诉了N次依然我行我素”这个行为模型吗?也没有。因为AI的世界观里,没有“无能狂怒”和“纯粹作恶”这两个选项。AI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就是想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所有人的痛苦之上。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系统。

自动驾驶真正的难点,从来不在于识别红绿灯,不在于躲避障碍物,甚至不在于那些横冲直撞的老头乐。而在于,你永远无法预测一个人类,在下一秒钟会干出多么离谱的事情。

我作为一个每天开车在路上躲闪各种鬼探头电瓶车的中年人,我早就悟了。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技术,是玄学,是概率,是出门前有没有烧高香。说起来,我大学食堂的麻辣香锅就特别离谱,明明点的微辣,每次都把我干沉默。你看,生活中的不可抗力就是这么多。

你的车有十个激光雷达,可它能识别出人心里的恶吗?-有驾

你以为你买了沃尔沃,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一层金钟罩铁布衫?你以为你选了特斯拉,哨兵模式就能在你被创之前帮你报警?别做梦了。这些所谓的安全,本质上卖的都是一种“我觉得我很安全”的情绪价值。这跟拜佛有什么区别?你对着那个车标磕头,它就能显灵,帮你挡住天降正义的艺术老师吗?

不能。

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存量竞争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大家都在卷安全,卷配置,卷价格,恨不得把餐厅直接引爆,谁都别吃饭。这个车企说我能防追尾,那个车企说我能上天入地。乐道更是重量级,上来就把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直接掀了换电的桌子。大家都在用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打法来搞竞争。

你的车有十个激光雷达,可它能识别出人心里的恶吗?-有驾

但这种竞争,都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上:大家都还是想活的。

可华工这位老师用行动证明了,总有人,是不在乎的。他可能不在乎自己,更不在乎别人。当一个疯子上了牌桌,你之前所有的精妙计算、所有的高科技装备,都变成了笑话。最好的技术,是直接不上桌。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一个悲剧事件拿来当段子讲,好像有点不厚道。但没办法,这个世界有时候比我的段子要荒诞一万倍。我们能做的,就是看透这种荒诞。

所以各大车企未来应该怎么办?加大加大加大。别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名词了,什么“端到端”,什么“BEV”,用户听不懂,疯子不在乎。你就直接上物理防御。车身钢材加厚一倍,不行就两倍。玻璃全换成防弹的,轮胎必须是军用级的。保险杠前面直接焊一个钢制的犁,主打一个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这才是真正的民粹解构。你不是喜欢发疯吗?行,我比你更疯。我的车就是一个移动的堡垒,一个滚动的刺猬。你来创我,看最后是谁变成压缩饼干。这才是对混乱的现实场景最崇高的敬意。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不是让你去买更安全的车,因为不存在绝对的安全。结论是,以后开车,不仅要离那些飘忽不定的新手和马路三大妈远一点,更要离那些看起来文质彬彬、戴着眼镜,但精神状态一看就很值得关心的知识分子远一点。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的车里放的是贝多芬,还是二手月季。

这就是命,你得认。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