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吉利汽车的发布会备受瞩目。会上公布了一组亮眼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吉利营收高达 1503 亿,卖出了 140 多万辆车,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也颇为可观,达到 72 万多辆。然而,负责人桂生悦却坦率地指出,吉利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品牌方面,不少用户感觉像是被 “背刺” 了。就拿极氪来说,突然推出新版本,让买了旧款车的用户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吃了亏。桂生悦承认,这是吉利之前工作没做到位,没提前把产品规划告知用户,导致用户有被坑骗的感觉。不过,吉利也做出了改变,8 月初提前预告改款计划,这一举措收获了不错的用户评价,看来以后新车信息会更加透明化。
出口业务也亮起了 “红灯”,销量下滑了 8%。负责人坦言,这主要是海外市场组织不够完善,产品也没能精准对接当地需求。于是,吉利开始调整海外团队,计划建立更多销售点。下半年,他们打算在国外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试图以此来扭转出口销量的颓势。只是这最终能卖出去多少,现在还不好说,只能静候后续数据了。
还有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卖车的单价降了 1 万 4。这主要是因为便宜车卖得太多,像主打大众市场的银河品牌销量可观,而领克这类高端车的销售情况却不太理想。吉利计划在下半年推出领克 900、极氪 9X 等高价位车型,期望借此提升车辆均价。但消费者会不会买账,还得看这些新车的质量和服务到底怎么样。
发布会上还提到,吉利的毛利率下降了 0.3 个百分点,可见赚钱愈发不容易。除了低价车卖得多这个因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或许也产生了影响。未来,通过推出高价车的确有可能提高利润,可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比亚迪、特斯拉等竞争对手实力都很强,吉利想要维持增长,压力着实不小。
对于用户而言,最担心的就是车企突然推出新款式,使得自己刚买的车迅速贬值。现在吉利承诺以后会提前公布新车信息,还会给老用户提供补偿政策。就像极氪最近的做法,用户反馈还不错,但能不能一直保持这样的水准,还得看后续行动。
出口市场向来是块诱人的 “大蛋糕”,吉利上半年没做好,或许是因为没有摸透当地市场情况。比如说东南亚国家的用车习惯和国内大不相同,产品设计可能就没契合当地需求。虽然调整了组织架构,但能否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目前还看不到明显成效,一切只能寄希望于下半年新车的市场表现。
通过卖贵车提升利润,这听起来似乎简单,但高端市场早已被各路品牌挤得满满当当。极氪和领克能否在价格战中站稳脚跟,关键要看产品有没有独特的卖点。要是仅仅是堆砌配置,用户可能还是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其他品牌。
发布会结束时,吉利并没有说太多漂亮的场面话,而是实实在在地摆出数据、承认问题,然后阐述调整计划。用户们现在最期待看到实际的改变,比如以后买新车不用担心突然被新版本比下去,海外卖车别再状况百出,高价车别定价高但质量一般。
总之,吉利接下来的表现备受关注,就看他们能不能落实这些改进措施。毕竟,用户现在的心态就是,说得再好不如做得实在,咱们年底再看看他们的销量、利润以及用户评价,就知道结果如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