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特斯拉交出近十年最惨季度成绩单:全球交付量暴跌13.5%,营收缩水12%,净利润下滑16%。
更扎心的是,美国政府7500美元(约5.3万人民币)的电动车购车补贴,年底就要彻底取消。CEO马斯克罕见松口:“接下来三个季度,日子可能不好过。”
刀刀见血的三重压力
补贴退坡,价格战更难打
美国9月30日终止税收抵免,消费者买特斯拉直接贵了5万多人民币。想保销量?只能降价,但利润已经撑不住:监管积分收入暴跌51%,关税成本又吃掉3亿美元。降价空间越挤越窄。
平价车“难产”,青黄不接
原计划6月量产的低价新车,至今只造出几辆样车。马斯克不小心说漏嘴:“这车长得和Model Y一样”!可量产拖到年底,消费者等不及,对手却疯狂上新。
自动驾驶“远水难救近火”
马斯克把宝押在明年的自动驾驶出租车上,但现实骨感:Waymo等对手已跑在前头,欧洲和中国的监管审批还没着落。他自己也承认:“2025年下半年才可能靠它赚钱。”
特斯拉的底牌:熬过寒冬就是春天?
自动驾驶赌命局:10月在美国小范围试水Robotaxi,成败在此一举。成了,市值翻倍;输了,故事破灭
人形机器人暗渡陈仓:Optimus机器人进展顺利,万一汽车业务熄火,它可能顶上第二增长曲线。
政治危机埋雷:马斯克卷入美国党争,消费者抵制升温,品牌形象雪上加霜……
补贴退场、新车延迟、技术卡关——特斯拉的“过渡期”比预想更痛。但马斯克一贯的套路是:先喊痛,再放大招。
若Robotaxi和人形机器人如期爆发,明年此刻或能绝地反击。眼下?“摸着石头过河,先活过这三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