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关于开车的技巧,圈子里面聊得多,但真正能用上的没几个。刚好,我这两个星期琢磨了一下,自己开车的那些小细节,顺便和你们分享。
先说第一个吧,大多数司机说眼睛不能离开前方视线两秒,这话听着没错,但真操作起来有点儿绕。比如我上周四,堵在三环路,脚又不怎么能离刹车,偶尔低头看看仪表盘的油耗或者导航。那咋算?2秒这事儿我理解是盯住路况,别瞎看手机啥的,但其实路况瞬息万变,眼睛忙得很。跟我修车的老张聊过,他说,他见过不少司机就是因为眼睛离开路面超过两秒,撞得那叫一个惨。这2秒其实挺模糊,有人觉得3秒也行,还有说1秒都不安全,谁真盯着秒表算啊?(估计得买个专门仪器盯着)
然后说转弯看后视镜,我这边有个朋友小刘,刚拿驾照,转弯老忽略这点。大家别觉得没必要,后视镜可不是摆设。尤其是往左转弯,得看左边后视镜确认盲区没车;右转同理,别只盯着路口牌匾。小刘上周那个下午就差点因为没及时瞄后视镜,被加盟店送货车逼急了刹车。销售那边也跟我说过,这一点是基础里的细节,搞不好麻烦大了。后视镜其实调得好不好,也直接影响这个技巧的有效执行。调得偏那边,看啥都是虚的。
说到脚放刹车上,老实说,我刚开始也是脚在油门和刹车间游走太多,后来跟几个老司机聊,发现他们都刻意让脚蹲守在刹车踏板上,随时待命。上月去西安出差,同行人张叔就直言,你老动脚,反而容易踩错,这话让我重新思考了驾驶时的脚感。我的感受是,这招多半适合堵车或者等待红灯,要不是,脚放刹车上总觉得有点紧绷,时间长了腿也酸。难怪有车型设计师告诉我, pedal feel就是为这个设计考量,感觉自然最重要。
左转大弯、右转小弯这招,我觉得稍微有点动刀。差点被同行喷,你没学过专业驾驶啊? 按说,左转多是进入对向车道,转弯自然宽一些,右转多是在路边起步或者转进辅路,所以弯要小一点。这不,我那天在高速入口处观察,一辆同价位的本田CR-V和丰田RAV4,一左转进加油站,两车弯路轨迹明显不同,CR-V转得宽松点,RAV4则更紧凑。对比就变得很直观了:前者舒适,后者灵活。这种差别花言巧语说不清,自己开一圈最实在。
至于急刹车的问题,我倒是不完全赞同。谁没有临时紧急情况呢?但我体会里,除非真的避险,不然真的尽量别急刹。给你说个我同事老李的事,他上月出差遇一辆突然变向的摩托,急刹车下车都摔跤了。换个思路,他后来跟我说,上车记得拉发动机刹车辅助,放松点开,避免一脚刹死。这背后就是供应链和研发层面的考量——刹车系统设计有时候是妥协,就跟复杂供应链里零件供应商一样,每个环节都想把刹车感做得更科学点,但难做到完美。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有个细节可能少有人提,那就是驾驶时哪只手握方向盘更放松。市场调研显示,左手握方向盘情况70%,但其实右手掌控较多,跟驾驶员惯和车型设计惯也相关。小细节,影响没那么大,但体现出差异。
说到这里,有个没细想过的猜测:会不会将来自动驾驶普及后,这些脚要放刹车上转弯看镜子的传统技巧,反而变得多余?但站在现在说,咱们开车还是得靠这些老套路。
你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排技巧,说起来听似简单,做起来却各有门道,有的人甚至半路上改不了。开车你最怕犯的错是哪条?是眼睛飘了、脚没放对,还是转弯策略没跟上车?这些小惯,才是真正决定你车上路安全的关键。
(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最近心算了一下,假设刹车片磨损成本和不当驾驶惯相关,一年下来保守估算可能多花1-2千块维修费,差不多一顿高档烧烤的钱,感受挺形象。你说,是不是真的省心跑远了?
唉,开车这事儿,说多了容易牢骚,却又不得不认真。毕竟,多留点心,少点意外,谁不想?讲完这些,你觉得开车的时候,你脑子里最先提醒自己的那个技巧是哪条?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