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人都挺兴奋的,那就是腾势这个牌子,可能真的要推出一款正儿八经的跑车了。
网上已经传出了几张看起来很真实的量产车照片,盖着一层薄薄的伪装,但大体的样子已经看得八九不离十了。
这消息一出来,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
毕竟在咱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跑车这种东西,好像一直都是意大利、德国那些老牌汽车强国的专利,什么法拉利、保时捷,听着就感觉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现在,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也要造跑车了,而且看样子还不是随便玩玩,这自然就成了个热门话题。
这台车到底长什么样?
跟之前展出的概念车比,变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它到底有什么真本事,敢去挑战那个高手如林的领域?
咱们今天就借着这几张照片,好好地聊一聊。
任何一款新车,从最初在车展上亮相的那个炫酷的概念版,到最后真正开上马路的量产版,都会经历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
概念车就像是设计师的一场梦,可以天马行空,把最大胆、最科幻的想法都放上去,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告诉大家我们未来要干什么。
但真要造出来卖,就得考虑很多实际问题了,比如成本能不能控制住,法规允不允许,日常用起来方不方便。
这台腾势Z跑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先从车头看起。
如果你还记得之前的概念车,那张脸可以说是相当激进,前保险杠的造型又低又夸张,布满了各种复杂的线条和翼片,看上去就像一头准备捕食的猛兽。
而这次曝光的量产版,很明显“收敛”了一些。
整个前保险杠的设计变得更加简洁、圆润了。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是不是“缩水”了,没那么帅了?
其实这完全是出于现实的考量。
一方面,过于复杂的造型生产起来难度大,成本高,万一不小心蹭一下,维修费用也高得吓人。
另一方面,现在的汽车安全法规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行人保护方面,车头不能有太多尖锐的突出物,以减少碰撞时对行人的伤害。
所以,这种调整是理性的,也是必需的。
不过大家也别失望,这台车最提神的几个地方都保留下来了。
比如那两个像鹰眼一样犀利的大灯组,还有那个压得极低、充满俯冲感的车头姿态,以及发动机盖上标志性的通风口,这些核心的运动元素都还在,所以整台车的气场依然非常强大,一看就知道是个性能不好惹的狠角色。
再把视线移到车身侧面和车尾,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也是大家讨论最多的地方。
概念车上那个尺寸巨大、造型夸张的固定式大尾翼,在这次的量产版谍照上消失了。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减配了”。
一个大尾翼对跑车来说,简直就是灵魂一样的存在,怎么能说没就没了呢?
但我们不妨往深一层想,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现在高端性能车有一种更流行的做法,叫做“主动式升降尾翼”。
也就是说,在市区里低速行驶的时候,尾翼是收纳在车身里的,保持了车尾线条的干净和优雅;而当车速提升到一定程度,比如上了高速,尾翼就会自动升起来,为车辆提供足够的下压力,保证高速行驶的稳定性。
如果腾势Z用的是这种更高级的方案,那不仅没有减配,反而是个不小的升级,在技术含量和档次感上都更胜一筹。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大尾翼会作为选装包提供,给那些真正追求极致赛道性能的核心玩家一个选择。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厂家在设计时考虑得更加周全和成熟了。
看完了外观,我们再通过谍照来推测一下车内的变化。
和外观一样,内饰的整体布局也基本延续了概念车的设计,但在一些细节上做了更贴近实际使用的调整。
最明显的就是方向盘。
概念车上那个造型奇特、上下都是平底的赛车式方向盘,在量产车上换成了一个传统的三辐式圆形方向盘。
这个改动绝对是明智的。
开过车的朋友都知道,日常驾驶中,尤其是在掉头、停车入库这些需要大幅度转动方向盘的场景下,还是传统的圆形方向盘最顺手、最安全。
另外一个变化是,概念车上为副驾驶设计的娱乐屏被取消了。
这个配置听起来很酷,但细想一下,实用性确实不高,而且还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把这部分的成本省下来,用在提升主驾驶区域的用料和体验上,显然是更划算的选择。
当然,车内的科技感核心依然保留着,比如那块尺寸巨大的悬浮式中控大屏,以及屏幕下方的手机无线充电面板和一些常用的实体按键,保证了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平衡。
如果说外观和内饰的变化是让梦想照进现实,那么这台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藏在它那身钢筋铁骨之下的“心脏”和“大脑”。
这台腾势Z最让人期待的,正是它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持,而这些技术,几乎都来自于比亚迪这个如今国内新能源领域的巨头。
根据目前透露的信息,这台车的动力系统最大功率将达到惊人的400千瓦,换算成我们更熟悉的马力,大约是544匹。
这个数字是什么水平呢?
它已经超过了不少以性能著称的欧洲跑车,比如保时捷911的一些主流型号。
更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是它的零到一百公里加速时间,只要3.2秒。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意味着你只要深踩一下加速踏板,在短短三秒钟多一点的时间里,车速就能从静止突破100公里/小时,那种强烈的推背感,是过去只有在百万元级别的超级跑车上才能体验到的。
然而,仅仅是跑得快,还不足以让这台车成为真正的“颠覆者”。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比亚迪几乎把压箱底的“黑科技”都给了它。
比如,它会搭载比亚迪最新的“易三方”纯电平台,这是一个从零开始就为高性能而打造的架构,不是简单的“油改电”,能更好地发挥电动机的性能优势。
还有那个听起来就很有中国文化韵味的“云辇-M”智能阻尼悬架系统,“云辇”在古代是皇帝座驾的意思,主打一个平稳舒适。
这套系统可以通过电磁阀在千分之一秒内调整悬挂的软硬。
你想安安静静地在城市里开,它可以把路面的颠簸过滤得非常干净,比很多豪华轿车还舒服;你想去山路或者赛道上激烈驾驶,它又能瞬间把悬挂变得非常硬朗,提供强大的支撑力,让车子牢牢地贴在地面上。
它让一台车同时拥有了舒适和运动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
此外,像“全线控底盘”和“线控转向”这些更具未来感的技术也可能会出现在它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方向盘和车轮之间、刹车踏板和刹车片之间,没有了传统的硬连接,全部通过电信号控制。
这样做的好处是响应速度更快、控制更精准,而且为将来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打下了基础。
所以,当我们把这些信息拼凑在一起,腾势Z的形象就变得非常清晰了。
它不仅仅是一台堆砌马力的速度机器,更像是一个拥有强大心脏和智慧大脑的智能座驾。
它背后是比亚迪和奔驰这两个汽车巨头的技术结晶,既有豪华品牌的底蕴,又有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尖端实力。
从之前大获成功的腾势D9,到如今向性能之巅发起挑战的Z跑车,我们能看到这个品牌清晰的上升路径。
这台车的出现,更像是一次宣言,它向世界宣告,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不再满足于模仿和追赶,而是开始有能力、有自信在汽车工业最顶尖的领域,去创造和定义属于自己的规则。
当有一天,我们看到一台悬挂着中国品牌标志的跑车,能和那些欧洲老牌劲旅在公路上并驾齐驱时,那种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
它代表着一种技术上的突破,更代表着一种文化上的自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