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集团今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售业绩——包含子公司大发和日野在内,1至6月全球销量达554.488万辆,同比增长7.4%,刷新历史纪录。
这一数字不仅超过2021年创下的约547万辆的上半年历史峰值,更让丰田连续6年稳居全球销量冠军宝座,预计将大幅领先德国大众的441万辆。
在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喧嚣中,丰田凭借混合动力技术的深厚积累,上演了一场“非典型逆袭”。
混动力量:43%占比背后的战略定力
翻开丰田的成绩单,混合动力车型贡献了全球销量的43%,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引擎。在北美市场,凯美瑞混动、塞纳混动等车型持续热销,展现出市场对“不插电混动”技术的认可。
日本本土市场销量飙升27.4%,达到104.9万辆。这一惊人反弹源于去年因认证违规导致的销量低谷,也得益于新款皇冠等高端混动车型的投放。
混动技术的红利不仅限于本土。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卷”的汽车市场,丰田通过与政府补贴联动的促销策略,稳住了阵脚。6月份凯美瑞混动在华销量达13695辆,同比激增46.83%,成为日系中高级车中的亮点。
全球布局:关税风暴中的韧性
特朗普政府年初威胁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灰天鹅”事件,曾让全球车企风声鹤唳。美国市场的“抢购潮”意外拉动丰田销量。消费者担忧关税落地后车价上涨,纷纷提前购车。
7月22日,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将进口日本汽车的关税降至15%。这一利好消息为丰田提供了宝贵的缓冲空间。作为去年对美出口额达408亿美元的日本车企,丰田成为此轮关税风波中受冲击最大的企业之一。
丰田的全球产能布局也同步攀升。上半年集团产量增长8.8%至550万辆,其中日本国内产量飙升近20%。6月单月全球产量达963,455辆,同比增长7.7%。
暗流涌动:电动化转型的挑战
在亮眼数据背后,丰田的挑战依然清晰。今年迄今纯电动车销量仅8.2万辆,且绝大多数销往海外,在电动车主战场存在感薄弱。
日本同行表现更凸显丰田的强势。本田6月销量下滑8%至285,479辆;日产下降5%至262,133辆。这种反差印证了丰田在传统阵营的领跑地位。
面对中国电动车品牌的全球攻势,丰田正加速布局。公司宣布将投资捷克工厂打造年产10万辆的电动车“超级工厂”,计划2028年投产。今年底还将在欧洲推出三款全新电动SUV,包括改款bZ4X、C-HR+和Urban Cruiser。
结语
燃油车未死,混动当立——丰田用554万辆的半年成绩单宣告传统动力系统的生命力。当欧美车企纷纷宣布燃油车停产时间表时,丰田的混动技术为内燃机续写了新篇。
捷克工厂的电动化布局显示丰田并未沉睡,只是它的转身比新势力更谨慎。8.2万辆的纯电销量虽不起眼,却已在日本传统车企中一骑绝尘。
在东京总部,高管们清楚看到:混动技术的窗口期正在缩小。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已达5.1%,甚至超过福特,电动化浪潮已拍岸而来。
市场终将给出答案:是丰田的渐进式转型更懂消费者,还是电动阵营的颠覆性能更快改写历史?
互动话题:丰田坚持混动为主、电动为辅的战略是明智之举还是保守过头?
支持:混动技术成熟,无需充电桩,是当下最务实的环保选择。
反对:过度依赖混动将错失电动化转型窗口,重蹈诺基亚覆辙。
中立:混动是重要过渡方案,但需加快电动步伐平衡风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