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

我问你个事,美国这次是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加个关税,本来想卡中国电动车的脖子,结果反手成了给中国车企送地盘。

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有驾

我翻了下时间线,事儿起点是2024年5月。拜登宣布把中国电动车关税从25%提到100%,理由是要保护美国制造业。这力度不小,按道理说中国车进美国要被拦个七七八八。结果中国车企没跟他硬刚,直接绕路去墨西哥。

为啥是墨西哥?很简单,《美墨加协定》规定,只要汽车零部件75%以上产自北美,就能零关税进美国。墨西哥既是北美成员,人工成本又低,还离美国近。数据摆着,2023年墨西哥汽车工人平均时薪大约4美元,美国是这的五倍(数据来源:墨西哥国家统计局 2023)。这账算谁不会?

于是上汽、奇瑞、比亚迪一个接一个往墨西哥跑。比亚迪虽然嘴上说建厂消息不实,但2024年已经去看了多个州的地皮。哈利斯科州还直接给出税收优惠政策,地方等着签合同。奇瑞更干脆,2024年在墨西哥销量涨了近50%,市场占有率逼近20%(数据来源: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 2024)。

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有驾

最妙的是,这些车在墨西哥下线后,直接卡车送进美国,经销商一摆,美国消费者根本不在乎产地。价格便宜、质量过关,就有人买。比亚迪海鸥在墨西哥生产后卖进美国,比同级特斯拉Model 3便宜差不多1万美元(数据来源:彭博社 2024年6月报道)。你说,美国人会选谁?

美国这边当然急了。密苏里州参议员霍利提案说要对所有中国车加征100%关税,不管是直接进口还是墨西哥产的。密歇根州一些民主党议员也跟着喊。但问题是,美国自己车企在墨西哥的工厂也不少,通用、福特的电动车线都在那。真要加税,先挨刀的可能是自家企业。

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有驾

经销商算了个账,如果对墨西哥产的中国车加税,美国消费者一年得多掏几十亿美元(数据来源: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 2024)。消费者愿不愿意是个问题,本土企业愿不愿意又是个问题。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车企把供应链也搬过去了。宁德时代在墨西哥建电池厂,直接给特斯拉北美工厂供货;华域汽车收购美国本土零部件公司,整个生产链本地化。这样一来,北美成分占比轻松超过75%,完全符合协定要求,美国就算想挑毛病也没招。

欧盟原本想跟风加税,结果德国车企直接反对,因为它们同样依赖中国供应链。美国倒好,一边在国会吵关税,一边有议员喊退出WTO,但又找不到第三国产品加税的法律依据。

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有驾

现在看,中国车企在墨西哥的动作越来越快。比亚迪工厂很快就要开工,奇瑞计划2025年投产,产能不仅供应美国,还辐射整个拉美。墨西哥成了新基地,美国车企在传统市场的份额被一点点蚕食。

还有个时间点很关键,USMCA在2026年要重新谈判。到时候美国想改规则,墨西哥未必配合。毕竟墨西哥85%的出口面向美国,它确实离不开美国,但它也不会为了帮美国对付中国车,冒着让投资和就业流失的风险。

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有驾

拜登当初的算盘很简单,用高关税把中国车堵在门外。但市场逻辑是另一回事。消费者看价格和质量,企业看利润和成本,政策如果挡不住这两条线,迟早会被市场绕过去。

我倒觉得,这事儿可能还只是个开始。等这些墨西哥工厂成熟,中国车企会不会顺手把新能源零部件、储能、电池回收也一起做了?到那时,美国想封锁就更难。

太爽了!美国气得火冒三丈,报应来的太快了,美国受不了中国的电动汽车攻势想要闭关锁国,结果我们略施小计就让美国气的跳脚-有驾
你说,美国接下来会硬改协定,还是继续看着自家消费者开着墨西哥产的中国车?#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