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 “领跑”!人民日报揭秘蔚来工厂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刷到人民日报报道的安徽蔚来工厂,才发现现在的汽车制造已经这么智能了。不管是自动化率还是定制化程度,中国智造都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从“追赶”到 “领跑”!人民日报揭秘蔚来工厂的新质生产力密码-有驾

自动化产线的细节很震撼

走进蔚来新桥二工厂,首先注意到车间里大量的自动化设备:

l 红色机械臂抓取车身的动作很精准,像操作精密仪器一样,98 秒就能完成四个车门的安装;

l AGV 小车驮着汽车底盘在磁轨上平稳移动,运输过程几乎没有声音;

l 车身车间有 941 台机器人组成全自动化产线,搭配 3D 视觉系统,精度达到 0.05 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 1/15),生产过程以铆接为主,没有传统焊接的火花。

工厂依靠自研的工业 AI 算法,80% 的制造场景由 AI 决策,关键工艺实现 100% 自动化,甚至能在无人工照明的情况下持续生产。

定制化生产的效率提升很直观

蔚来的 “魔方平台” 解决了个性化需求与生产效率的矛盾:

l 涂装车间先集中生产白车身,上色后存放在 6 层立体库(408 个车位)中,总装前再根据用户订单匹配具体配置;

l 这种模式把高端定制车的交付周期从传统的 3-6 个月压缩到了 14 天,用户不用长时间等待;

l 工厂布局了 90 公里光纤作为数字化基础

从“追赶”到 “领跑”!人民日报揭秘蔚来工厂的新质生产力密码-有驾

新质生产力助力安徽汽车产业

从产业层面看,安徽的发展速度值得关注:

l 2025 年 1-5 月,安徽乘用车销量约 34.65 万辆,同比增长 9.72%,其中新能源销量 17 万辆,同比增长 37.48%,渗透率达 46.06%;

l 全省汽车销量排名从 2020 年全国第 10 位上升到 2024 年第 8 位,超越湖北、湖南等省份;

l 合肥周边形成了 “零公里物流” 生态圈,143 家合作伙伴集中布局,加上政府在产业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

通过人民日报对蔚来工厂的报道,我切实感受到了 “中国智造” 不是口号。安徽从汽车产业的后发地区,到如今成为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背后是技术投入与产业生态的共同作用。

从 “追赶者” 到 “引领者”,中国汽车产业用十几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看着工厂里机械臂有序协作、智能系统高效运转的场景,心底涌起的不仅是对技术的赞叹,更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 这些默默突破的 “中国智造”,正在用实力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工业传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