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Q6L e-tron体验记:新能源豪华车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这两天,家里楼下小区门口那位修理老王又拉着我聊新车。他边抽烟边感慨,说现在马路上电动车多得跟蘑菇似的,“但真要说有点‘味道’、开起来顺手的,还得看老牌子。”其实我心里清楚,他嘴里的“味道”,八成是指奥迪。前阵子刚好去试了新出的Q6L e-tron,这车有点意思,今天就碎碎念几句。
最先注意到还是底盘和调校。开过不少电动车,不少新势力主打大屏幕、花哨灯光,但踩刹车总觉得“软绵绵”,像小时候骑二八自行车拉闸不灵那种感觉。可Q6L e-tron给我的第一脚刹,就挺让人放心——师傅说用的是四活塞Brembo卡钳,还带渐进式转向。我不是技术控,但实际开在环城快速路上下匝道时,那种稳当劲儿,比邻居家某款国产纯电SUV强太多。
五连杆悬挂这个词,我是后来才明白是什么意思。销售哥们儿演示了一下,说比麦弗逊高级很多,能保证轮胎贴地更牢靠。这玩意儿到底好在哪?等于你过减速带或者拐弯时不会晃来晃去,人坐里面不容易头晕。我媳妇属于晕车体质,上次回娘家跑高速,她居然一路没喊难受,回来还夸了句:“这次没吐。”
讲到智能驾驶辅助,现在谁都吹自己牛,其实真遇上早高峰拥堵,有些系统反应慢半拍,要么突然急刹,要么对隔壁插队车辆束手无策。但据说Q6L e-tron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系统,而且硬件堆料很猛——激光雷达、摄像头啥都有,还有传感器自带加热和清洗功能。有一次阴雨天从菜市场出来,一层泥水糊住前脸,本以为自动驾驶肯定罢工,结果导航依旧正常识别红绿灯和行人,小区微信群还有个群友专门发视频炫耀他怎么靠它自动泊入狭窄停车位,看着挺唬人的。
再提一句三电技术,有些朋友只认续航数字,其实用久了才知道稳定性才是王道。这台107度的大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三元锂,据销售顺嘴一提CLTC能跑765公里。不过我们这些普通用户,更关心快充兼容性——毕竟市面上桩千奇百怪,有些品牌挑食严重。而这台800V高压平台,即使碰到400V桩也能快充,我在外地服务区试过一次,从30%冲到80%,不到半小时搞定,比之前开的混动省事多了。有意思的是,据修理厂师傅讲,这代热管理系统还能让动力包耐1200℃高温(他说听厂家培训课学来的),安全系数确实够狠。
安全话题,每年都有人拿新能源车型做文章。我爸妈一直担心纯电出事故会不会起火什么的。这回特意查了一下资料,这辆Q6L e-tron用了潜艇级热成型钢,占比34%,A柱B柱都是特殊结构设计,还弄了赛车笼式框架。不仅如此,那隐藏门把手,以前网上吵翻天,说断电打不开,现在换成双保险设计,不管蓄电池咋样,都能机械弹出。据小区保安亲历,他帮邻居搬东西时曾误触碰撞警报,新机制直接弹出了应急装置,把他吓一跳,不过也算见识到了“德国严谨+中国智慧”的结合吧。
冷知识补一个:维修圈里最近流传,新款奥迪采用CTM结构防护壳,上方100%全覆盖热成型钢,再配4横3纵骨架设计。一旦遭遇侧撞或追尾,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这种细节啊,一般人平常根本看不到,”老王嘟囔,“可真要命的时候就全靠它救命。”
内饰科技感方面嘛,以前大家拼皮革木纹,现在流行大屏+氛围灯。一进驾驶舱映入眼帘就是88英寸AR-HUD抬显,大中控、副驾娱乐屏,全套OLED材质,看电影唱KTV统统不在话下。语音控制据说支持95%的准确率,多指令连续操作,我自己实验后发现,只要不是浓重方言基本都懂。不过群友小张吐槽副驾娱乐屏偶尔会反光,下雨天戴墨镜看导航信息稍微费劲一点,这是目前唯一的小瑕疵吧。
关于外观细节,不得不佩服所谓“灯厂”名号,全新的星辰矩阵大灯亮度直逼四盏路灯叠加效果,而且色温接近正午太阳光(6300k),晚上走乡村公路特别安心。另外那个幻影光环徽标,小孩第一次见还以为是什么科幻片里的装备,据销售哥们透露,这是中国市场独享配置,可惜国外朋友想买还买不到呢!
最后价格部分,目前预售价35.3万起步,高配40.3万封顶,下订抵扣优惠也是常规操作。不过按身边几个老司机的话同价位你想找个既有品牌底蕴,又兼顾智能、安全、舒适的新豪华纯电SUV,也就剩这一两个选择咯。有趣的是,朋友圈已经有人开始琢磨二手残值问题,他们觉得这么多黑科技加持,将来保值率可能比那些网红新势力更靠谱,到时候再看看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实际试驾体验、小区微信群讨论及维修技师日常分享,如需详询建议联系当地经销商或专业人士了解更多细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