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隆M1这辆小踏板,听说南门修车铺王师傅刚拿回来一台,说要给儿子练手用。他还把车骑到街口菜市场逛了一圈,兜了一袋大葱,穿市场那些狭窄胡同也没碰着边。他揶揄我:“才一百一十公斤,你家那只二哈都快追上它了!”王师傅唠叨,这车好像是最近刚上牌的国产新货,售价四千九百八左右,便宜得离谱。市场摊主一听这价钱,差点怀疑他是骗她的。
那天我看了下它的造型,说不上惊艳,就是特别实在,整灯做得挺大气,前脸那条“M”形日行灯确实挺醒目,远远看着有点像早些年北京路口那些老头电瓶车,但又精致点——问了下王师傅,他说是全LED的灯,晚上菜场出来,光亮得连招牌字都能照清楚。边上有个邻居冒出来:“女娃骑得稳不稳?”师傅又把坐高比画了一通,七百八十毫米低,看起来矮点的小姑娘也能一下子坐稳,脚踏地不用踮脚跟,挺安全感的。
它的车身我仔细丈量了下,大概一米八三摊开,比我家门口那辆旧电摩还小上一圈。宽度只七百二,王师傅拉着我试了下调头,两米宽的小巷直接掉个头,不用挪半米。车友群里有人说,前阵子拿这车跑楼下超市,全程停停走走,前后倒腾也不费劲。师傅还笑话我:“这轴距短,再堵车你也能插得进去。”
动力嘛,圈里都知道它搭的是老款风冷125机器,没玩儿花样。骑过的群主老李私信我,最高速度八十上下,城区来回脚有富余,超个电动外卖车没压力。顶多就是,二条路乡下拉客的时候,碰上那种坡度大的路口,风冷机热了以后声音挺响,不过别指望它搞什么高速巡航。师傅一句话:“通勤用得着那么虚火功率吗?能跑能省油就行。”
刹车配的还是老传统,前碟后鼓。王师傅特意让我踩了下,熟悉得很,跟十年前的嘉陵小摩托差不离。这东西没带ABS,别说TCS,师傅只说一句:“天湿路滑,刹车慢点,不出事才是真本事。”前后配的10寸轮胎,真空胎,雨雪天也就这么回事,不敢大撒把——有一年群友骑嘉陵在滨江路打过滑,后来就不敢手重。
车厢空间说不上大,有朋友把笔记本电脑塞进去,勉强放下。座垫下面只能扔个头盔和两包烟油罐,有师傅还抱怨载物能力其实不如以前老款五羊,都是省成本惹的祸。有人特意提过,脚踏位置做得比较平,骑出门买桶酱油也能放下,不怕汤汁洒在座垫上。
续航这事,王师傅打趣:“电瓶车哪能跟油摩比?你电瓶车没电了就呆路边吧。”M1这个东西,加满油下乡送外卖一天,回家表都还亮着。外地车行说它百公里油耗才两升多,身边二手群里有车友亲测跑过120公里不见底。高峰期堵车热搁搁也不担心,动力储备说不上惊艳,胜在省事。
冷门地方还有个,厂方好像为了省事全系没装USB接口。王师傅吐槽手机充电都得拉根线到电池上,价格低得没底也不能全省掉实用性,小年轻要是外卖跑长途,这点略微难受,甚至连尾箱加装孔都只有两个,有人骑着去闲鱼卖掉加装的后箱,说装的不牢靠。
三线小城市这样的小车,圈里推得挺火。坊间有传闻建隆以前是给羊车厂贴牌生产过的,机械部分挺有底子,但塑料件廉价感不避讳。有次维修师傅拆底板,笑着说卡扣手感有点脆,一顿螺丝刀下去就掉渣,还劝师傅们别下重手,不然修起来挺费劲。
说回驾驶体验,新手上手的确轻巧,左转右摆有点类似老沙坪坝那种旧三轮,没安全感的娃娃都能一会骑得溜圆。但师傅悄悄跟我讲,长途别拿这机器去跑,不然下桥老是喘气,风冷机过热不是开玩笑。也就是上下班,顺便带孩子买菜,送个小物件,不出城用着挺合适。
最近群里还流传个误区,说这车能换电喷,其实是瞎吹,压根没那接口,别信那些带货的忽悠。油路维修师傅教我,最省心的还是逢节换油,火花塞能用就不换,一年修不了几次,很磨人的小机子,胜在皮实。
那天下班王师傅拍了辆,发了朋友圈配文:“都别猜了,这几千块钱的踏板,该干嘛干嘛。” 连带着一堆邻居跟贴,有人闹着要买来跑快递,也有人嫌颜值普通。街口麦当劳外卖小哥骑着这车,愣是甩开一波电摩。谁能想到,这便宜小家伙现在在群里算是入门油踏板里的“红人”,就等下回看看,能不能在二手市场多卖两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