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

上个月去唐山出差,顺便路过原来熟悉的奔驰4S店,本想着喝口咖啡蹭蹭空调,结果门口贴着大字“停业告示”。拦不住好奇,拉着一位老技师闲聊,他嘴里嘟囔着:这年头生意难做,光咱唐山,东营,还有洛阳,奔驰店关门可不只一家。老张(修了二十多年奔驰的)还专门叮嘱,手里要是有预存的保养套餐,赶紧去厂家申请转移,不然这钱可能就打水漂。

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有驾

顺便说说,微信群里有个北京的老车主吐槽,他那套维保卡还剩四次,转到新门店居然还得补差价。奔驰自己回应是业务调整,但非原厂的套餐都要自个跟新店协商。有的群友一激动,说奔驰“阳奉阴违”,还威胁以后只买电车,“新势力不耍这一套……”

其实奔驰的账面数字也不乐观。销售顺嘴一提说,2025年上半年,全球整个赚头都缩水了,净利润能砍掉一大半儿。中国市场绝对不罩得住,销量掉头朝下,新能源那块还输给国产快一倍——类似理想、问界这种,几乎家家门口都排着队试驾。车市里说句拉仇恨的话,“德味儿过气了”——不完全是段子,员工之间也开始流传。

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有驾

说到价格,最近风比往年还大。A 级那车,以前标着二十多万的,上海二级经销商去年底喊价还要17万多,现今年轻点儿的业务员悄悄给出“裸车12.56”——不过别想太美,实际去谈心价,基本得搭配置换、贷款、脚垫膜贴个全套,师傅一句话:“12万是纸上价,落地怎么着也往上走15个点。”这种套餐捆绑,上海话叫“掺点佐料”;不着急用车还真适合混个品牌光环,年轻小弟买首辆锐意进取型的倒挺实用。

C级今年也贴着白菜价在卖了。前两天群里有个苏州小老板发喜报——落地没贷款,原价三十多万的C260,咬牙折成21.68万提的。再牛点的晒单,上海真有人磨到18万出头,但附条件,后备箱里必须给门店置换指标。老程师傅给算账,这车1.5T轻混,带48V,跑高速6升多油,平时堵车也吃得起。2954mm轴距空间不挤,运动版还有柏林扬声器。毛病嘛有人吐槽后排地板隆起过高——女儿上车还绊了一跤,好在用习惯也死猪不怕开水烫。前些年某批次座椅加热开一会儿就弹出故障灯,坊间说是排线老化,那年售后师傅一边抽烟一边安慰:“新厂批次好了,老车主自己花点小钱就行。”

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有驾

E级那块,老板们最关注。现在起步价33万多,原来的老大哥身段全砍了,足足让了11万,说明出血真不含糊。轴距超3米,老板椅坐着趴着都行。可新款空气悬架没了,要装得单花钱,不够西装革履。师傅埋怨说入门版连副驾后背调节都砍了,这配置缩水得快把客户都劝跑。个别公司老板爱DIY,专门装回原厂空气弹簧,网上买回来配件还没装上,老婆直接叫住阻止,原因简单:“怕三包,怕逆天。”

SUV里头,GLC今年压力忒大。库存堆了近三个月,行里标准不超过两个月就算黄灯了,所以优惠少说14万。新GLC动感五座,都甩到27万了,之前说的四驱+7座配置还齐。老段销售调侃:“再不促销,年底手里一堆库存眼瞅着发霉。”倒也确实,保有量夸张,养护轮胎、避震件换起来小几千块,每次进店都像办年货。

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有驾

插一句,有段小八卦:去年下半年出过一起小碰擦事故。有个车主E级路口被问界M9碰了一下,谁知保险公司一查,E级前杠原装喷漆要比问界那套件贵三倍,隔壁理赔专员说:“豪华含金量啊,得慢慢熬。”更神奇是,本地有朋友买了奔驰纯电EQ系列,结果快充口盖冻上打不开(东北特别容易),换家公司说只能等暖风化开,愣是把一大车队堵在小区门口。

顺带提一嘴冷门配置,奔驰有款“舒适副驾助手”功能,不带中文界面——只有德文界面。销售解释说本地适配还没做好,真有人拿副驾当老板位,一路瞎按招谁惹谁?有的群友玩笑,这叫“买了,享不到体验。”

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有驾

最后,说二手。最近老李的17年E300L卖给了旧车商,本来想着能换个二十来万,谁知收车师傅死活压价:“服务网关店,残值一年一跌,再等等可能还剩个位数。”这残值压力,放在几年前肯定挨怼,可今天天津的黄牛都学乖了,按新势力折旧法子砍价。

日子就这样水流——展厅里端盘子的变少了,新势力品牌旁边排队还一堆年轻伢子。有人说,奔驰正憋着140亿欧元要搞电车,到时候29万起步的纯电CLA。如果真如师傅贼兮兮说那样,“德味没了以后,豪华这碗饭还轮不到咱摸勺”,这十年咋熬,也没人能算准。

奔驰销量节节下滑,三个月库存无车问津,车主吐槽连连-有驾

说不上哪天老唐讲的笑话又应验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问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