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销量暴跌11%,纯电车却暴涨24%! 理想、问界卖不动了,小米、小鹏反而卖爆! 这背后根本不是技术之争,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用户觉醒”和“企业豪赌”! 你说魔幻不魔幻?
乘联会7月数据狠狠打了增程车的脸。 曾经号称“没有里程焦虑”的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同比暴跌11%。 而一直被吐槽“续航焦虑”的纯电车,反而逆势大涨24%。
理想汽车7月销量暴跌39%,问界M9被自家M8冲垮销量。 另一边,小米SU7交付破万,小鹏MONA首日订单破3万。 零跑汽车更绝,直接在新车C16上砍掉了增程版,全力押注纯电。
所有车企都在“叛逃”。 纯电品牌拼命推增程车,增程品牌拼命做纯电。 智己LS6刚出增程版,电池直接堆到66度,纯电续航干到450公里。 这哪是增程? 分明是背着加油包的纯电车!
电池便宜了才是硬道理。 碳酸锂价格从60万/吨暴跌到8万/吨,Model Y续航冲到750公里,国产车普遍突破700公里。 续航焦虑? 成了伪命题。
充电桩遍地开花。 大城市核心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4根公共桩,小区私桩更是疯狂普及。 三四线城市家充桩安装率甚至比一二线还高。 加油? 反而成了麻烦事。
理想自己公布的数据最打脸:车主纯电里程占比高达66%,是燃油里程的两倍。 85%的增程车主每天只开150公里以内,油箱成了摆设。 就像办健身卡不去健身,买增程车根本不用油。
价格战彻底撕掉了增程的遮羞布。 以前增程比同款纯电贵3-4万,现在价差缩到1万以内。 理想L8降价后,纯电版比增程版还便宜。 消费者算账算得明明白白:多花一万买个基本不用的油箱? 凭什么!
问界M8卖得火,但M9瞬间崩盘。 理想MEGA出师不利,纯电之路步履维艰。 增程起家的品牌,转型纯电反而最痛苦。 零跑索性砍掉增程版,纯电占比干到70%,销量一个月冲到5万台。
车企套路深似海。 推增程真是为了用户? 还是为了拿政策补贴? 或是留住那些不敢买纯电的燃油车用户? 用户用脚投票:纯电更便宜、更省事、更划算。
增程车还在卖,但买的人心里都清楚:这玩意儿迟早淘汰。 就像智能手机还留着充电孔,但无线充电才是终极归宿。 现在买增程,买的根本不是车,是那点“万一没电”的心理安慰。
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是那些死守增程路线、转型缓慢的品牌? 还是产品线单一、陷入价格战泥潭的车企? 市场已经亮起红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