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万顶配小米YU7提车实录:充电12分钟爽翻天,后备箱按钮逼疯1米8壮汉!
“选配捆绑+反人类设计,这钱花得值吗? ”
我们顶着烈日冲到南京提车,满心期待的小米YU7顶配MAX版(寒武岩灰+红卡钳+21寸轮毂),落地价直接飙到36.488万,裸车32.99万,选装包强绑2.65万,保险6850元,购置税1500元,上牌费130元。 本以为“顶配即满配”,结果发现:选装包竟是捆绑销售! 想要碳纤维方向盘? 必须打包21寸轮毂和红色卡钳,寒武岩灰车漆还得另加9000元。 回头看看标准版25.35万的定价,瞬间觉得多花的11万像交了“颜值税”。
一、真香现场:这些功能让我路转粉
1. 电动前备箱:懒人福音还是作秀?
141L容量塞下3个登机箱,左前翼子板按钮一按自动弹开,甚至能声控操作:“小爱同学,开前备箱! ”,实测识别率90%,停车场取物不用手忙脚乱。 争议来了:油车党吐槽“花里胡哨”,电车党狂赞“收纳革命”,评论区已吵翻天。
2. 悬架秒变“越野猛兽”,离地间隙飙到222mm
空悬调节幅度大到离谱:最高离地间隙222mm(比坦克300还高),烂路通过性拉满;调至最低147mm秒变轿跑,轮眉只剩两指宽,侧倾抑制比Model Y还稳。 不过有车主实测:频繁升降悬架,电耗暴涨15%,长途慎用!
3. 天际屏投影:强光下不反光,暗藏隐患
前挡风玻璃下的1.1米超宽投影屏,下午3点烈日直射依旧清晰。 导航箭头仿佛悬浮空中,科幻感拉满。 争议点爆发:驾驶中需低头看屏,副驾伸手调整空调时,视线偏移风险激增。 网友怒怼:“设计师不开车? ”
4. 变色天幕:终结“车内打伞”黑历史
调到遮光模式后,车顶几乎全黑,紫外线隔绝率99.9%。 实测正午40℃暴晒2小时,头顶温度比普通天幕车低8℃。 槽点紧随其后:变暗过程长达3分钟,夏天路边等人能热到冒汗!
5. 充电12分钟跑450公里,续航焦虑被碾压
800V高压平台真不是噱头! 服务区快充实测:12分钟电量从10%冲到80%,表显续航直接跳涨450公里。 MAX版760km CLTC续航,高速打六折仍能跑到芜湖(全程100km)不充电。 评论区油车党破防:“加油5分钟? 我充电刷个抖音就够了! ”
二、致命槽点:这设计反人类到想退车!
1. 后备箱按钮:1米7都要弯腰,1米8直接崩溃
官方吹爆的电动尾门,开启按钮竟藏在后保险杠左下角! 位置低到反人类,身高1.7米的编辑实测需深蹲弯腰,手指用力抠才能触发,雨天满手泥狼狈不堪。 高个子车主更惨:小红书有人晒视频,1.83米壮汉按按钮时差点闪到腰。 网友神评:“雷军是不是只雇了1米6的设计师? ”
2. 隐藏门把手:美甲党的噩梦
按压式隐藏把手,留长指甲的女生开门险象环生:指甲卡进缝隙、车漆被刮花屡见不鲜。 更有人爆料:-10℃严寒地区,门把手冻住概率飙升,东北老铁慎入!
3. 空间魔术? 不,是“空间幻觉”
4999mm车长+3000mm轴距,后排腿部空间三拳(1.75米实测),溜背造型压榨头部空间:1.8米乘客坐直头发蹭天幕,后备箱进深被挤压,28寸行李箱必须横放。 车主苦笑:“说是中大型SUV,实际像抬高的轿车! ”
三、真实体验:这些细节让老司机沉默
1. 防晕车模式:新手救命,老手嫌弃
开启后动力输出像“2.0L凯美瑞”,加速踏板变迟钝,晕车党狂喜。 性能党吐槽:“油门踩下去动力延迟1秒,超车时血压飙升! ”
2. 刹车逻辑惊魂:松开瞬间像踩空
重刹后略微松踏板,车辆会突然滑行,仿佛刹车失灵。 连续测试5次均出现,背后发凉。 工程师快加班改程序!
3. 轮胎缩水争议:顶配竟用韩泰胎
36万的车,原厂标配245mm宽韩泰轮胎,激烈驾驶抓地力不足。 选装275mm米其林PS EV胎需加1.2万,“加钱上宽胎”已成车主群共识。
四、值不值36万? 车主吵翻了天
顶配党力挺:“空悬+5.2C快充+690马力,百万油车都给不了! ”
实用派反击:“标准版25万就有激光雷达+835km续航,剩11万够充10年电! ”
设计师躺枪:“后备箱按钮改位置前,建议雷总亲自每天弯腰100次试试! ”
(真实车主可戳链接看提车视频:南京-芜湖高速实测充电/后备箱反人类按钮全程记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