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8万起,昊铂HL增程版来袭:它真能击败腾势D9和GL8吗?
26.98万起。昊铂HL增程版来了。
它真的能干翻腾势D9和GL8吗?
这个问题,我在成都车展的喧嚣里反复问自己。
人群围着那台银灰车身的昊铂HL。数字交互屏正滚动着“欢迎未来”四个字。灯光流动。像科幻电影的开场。
5126mm车长。3088mm轴距。数据摆在那儿。但数字不会告诉你坐进去的感受。
我拉开车门。第一眼是那块17.3英寸3K大屏。
亮了。
骁龙8295P芯片的响应速度——快。
快到你刚想“这系统会不会卡”,它就已经打开了导航。
语音唤醒?“小铂,打开座椅按摩。”
“好的,已为您开启18点热石按摩,模式为‘云端漂浮’。”
……
Nappa真皮。麂皮顶棚。影木饰板。这些词堆在一起,本该显得油腻。
可它没有。
为什么?
因为设计克制。线条干净。没有多余镀铬。不像某些车,恨不得把“我很贵”三个字刻在中控上。
二排座椅放倒。
零重力模式启动。
腿托缓缓升起。背靠后倾。
120度。完美贴合脊椎。
我闭上眼。
三秒后——真的像漂起来了。
这就是昊铂HL最狠的武器。
不是增程。不是大屏。
是让你一坐进去,就不想下车。
但,第三排呢?
我钻过去。
头碰顶。
膝盖顶前排座椅。
成年人坐这儿?短途还行。跨省自驾?算了吧。
空间本质是取舍。
昊铂HL选择了“2+2”的豪华逻辑。
而腾势D9,选择了“2+2+3”的全家逻辑。
GL8?那是“商务舱逻辑”——第三排必须能谈生意。
所以你看。
每款车都在回答一个问题:你为谁造车?
昊铂HL的回答很明确:为前两排的人。
尤其是二排。
那两个带加热通风按摩的“老板座”,是给老板的,也是给自己的。
家用时,它是奶爸的犒赏。
商务时,它是客户的尊享。
一车两用。
但代价是——第三排成了储物间。
后备箱?常规状态下550升。
第三排放倒后,能扩展到1800升以上。
够用。
可你得先牺牲第三排的尊严。
动力呢?
1.5T增程器。250kW后置电机。60kWh电池包。
纸面数据漂亮。
CLTC纯电续航200公里。综合续航1300公里。
数字很性感。
但问题来了——这套“星源增程”系统,是新的。
广汽的。
没经过大规模市场验证。
你信吗?
我有个朋友。三年前买了某新势力的插混。
开到第二年,电控故障灯常亮。
4S店查不出原因。
最后只能换车。
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不是参数表能概括的。
它是标定能力。是热管理策略。是BMS的算法深度。
理想用了五年,几十万辆车,几亿公里路,才换来一句“稳定”。
昊铂呢?
刚起步。
所以,如果你是技术尝鲜派——欢迎。
如果你是“可靠至上”党——等等看。
再看半年车主反馈。
不迟。
智能化呢?
座舱流畅。语音能听懂连续指令。支持10轮上下文。
不错。
但智驾呢?
目前只有L2。高速NOA都还没提。
城市NOA?更别提了。
对比一下。
理想L8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推NOA。
问界M9把激光雷达当标配。
昊铂HL呢?
像是把钱都花在了“能摸到的地方”。
看得见的豪华。摸得着的舒适。
但看不见的算法?暂时缺席。
这合理吗?
合理。
毕竟起售价26.98万。
腾势D9同配置要38万起。
GL8陆尊PHEV?36.39万起。
昊铂HL直接便宜了近10万。
这10万差在哪?
可能就差在智驾的芯片和算法投入上。
所以它不是“全能王”。
它是“二排之王”。
适合谁?
年轻家庭。预算30万内。
二排要享受。三排偶尔用。
喜欢科技感。不想开GL8那种“老板车”。
不适合谁?
三代同堂常出行。
第三排是刚需。
或者,你特别讨厌“新品牌”的不确定性。
那么,腾势D9更稳。理想L8空间更均衡。
GL8?它依然是那个“不会错的选择”。
但昊铂HL不一样。
它在说:MPV也可以很酷。
可以有交互屏。可以有零重力座椅。可以不那么“商务”。
它挑战的不是某款车。
是MPV的刻板印象。
过去MPV=奶爸车=商务接待=中庸。
昊铂HL想撕掉这些标签。
它想成为“移动的私人会所”。
一个能让你在堵车时彻底放松的空间。
值不值?
如果你为“体验”买单——值。
如果你为“稳妥”买单——再等等。
市场需要时间。
技术需要沉淀。
但至少,昊铂HL证明了一件事:
30万内的新能源MPV,终于有了另一种可能。
不再是D9和GL8的二选一。
也不是理想的“家庭专属”。
它更私人。更享受。更……
性感。
对,就是这个词。
一台MPV,也可以有性感。
不是曲线。是那种“坐进去就不想出来”的诱惑。
所以,它能干翻D9和GL8吗?
不能。
但它能分流。
能让一部分人说:“原来MPV还能这样。”
这就够了。
下次更新,我想试试它的长途表现。
满电满油,跑一趟川西。
看这套增程系统,到底靠不靠谱。
你,要不要一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