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

问界M8这车最近是真的火。上市22天,大定7万辆,平均一天就是13个小目标。朋友圈里都在说,这速度比抢春运火车票还夸张。有人开玩笑,说现在买M8都快成“理财产品”了,交付慢一步心态直接爆炸。

大家一边吐槽,一边又忍不住去4S店看实车。我那哥们前两天就带着丈母娘去试驾,他说:“丈母娘上来一句——‘你这新车安全么?’我差点没笑喷。”其实她不是关心外观,是听说这车啥自动刹停、智驾很牛X,还特意刷了好几遍短视频做功课。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有驾

但真要聊到问界M8为什么能卖疯掉,不得不提的就是它背后的华为乾崑ADS和全向AEB技术。这套东西被央视直播吹成“首屈一指”,各种里也是吊打同级别的奔驰、宝马、特斯拉和理想(简称BBTL)。甚至媒体圈子私下都调侃,现在BBA+T+L这些老大哥只能算游击队,人家华为才是集团军作战。

讲真,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全向AEB”时还以为又是什么PPT黑科技。后来朋友科普了一下,说2023年9月的时候,华为把AEB最高刹停速度做到前向90公里/小时;倒着开也能1~12公里/小时紧急制动。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有时候地下停车场小孩突然窜出来,这功能是真救命啊!

身边有个网友留言特别逗:“以前觉得自动刹车都是噱头,自从上次老婆倒库撞墙之后,我信了!”他家那台老SUV没有任何辅助驾驶功能,现在换完问界,每次进出地库老婆稳得一批,“再也不用怕蹭墙赔钱”。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有驾

再看数据,今年余承东直接把乾崑ADS 3的全向AEB提升到了4-150公里/小时,这跨度属实离谱。有种网友评论:这是在卷极限操作吗?感觉高速上遇到啥突发情况,也能及时救场,比老司机反应还快半拍。

媒体更是扎堆来了波大PK。今年易车搞了七轮对比,把2024款奔驰GLE 450、2023款宝马X5、2023特斯拉Model X,还有理想L9 Ultra跟问界M8放一起测AEB和AES表现。结果清清楚楚:搭载华为ADS 3.3的问界M8七项第一,把第二名理想L9甩了一条街。有粉丝直言:“降维打击,看哭隔壁BBA。”

汽车之家那回雨天辅助驾驶也挺绝。“暴雨模式”下,理想10次接管(人工干预),而问界只被接管一次,而且还是因为地图路线出错,本来该右转司机非要直行。不少人调侃:看来AI再聪明,也架不住人类脑回路突然抽风……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有驾

还有孙少军微博上的“三国杀”,把热门车型拿出来硬刚,也是问界拔得头筹。他原话挺犀利:“优异成绩取得第一”。这种评价对于喜欢抬杠的网友来说简直不给活路,“谁让你家用的是乾崑ADS!”

有人会好奇,为啥其他品牌没法像这样自信喊智能驾驶?工信部今年专门召集各大厂商开会讨论智能化路线图后,只剩下搭载乾崑牌系统的还能叫智驾,其它统统退回辅助驾驶阶段。这一下子,全国12家主流品牌奥迪、现代、赛力斯等等,全线投奔华为了。有段子手调侃,这是“组团抱大腿”。

顺便八卦一句,那些关于特斯拉FSD领先国内三年五年的声音,今年被专家们怼得够呛。同济大学朱西产教授就放话:电动化比不过比亚迪,智能化追不上华为。一时间网络热议不断,但实际落地体验下来,不少用户反馈还是认准国产方案靠谱点儿。“国外神仙打架,我们普通人就图个省心安全。”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有驾

还有件事特别有意思,就是去年何小鹏质疑余承东宣传虚假,两位CEO互怼之后居然还能握手言和。这画面感太强,有种武林高手切磋完彼此惺惺相惜内味儿。我一个群友冷幽默点评:“技术归技术,人情归人情,下盘棋继续当兄弟。”

其实市面上很多朋友纠结选哪台中大型SUV,到底该看什么参数。但不少老司机早已跳过动力油耗这些常规项,更关注主动安全配置有没有料。“宁愿花钱买平安”,这是我爸妈换新车唯一要求。当初他们本来看重德系某豪牌,被我劝回来选国产,就是冲着这个全栈自研智驾体系来的。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有驾

顺带插播一个冷知识,中国批准L3商用最核心条件之一就是过关的AEB。目前只有装配了乾崑ADS系统才能达标。所以网上才会出现那句梗——只有敢叫自己智能驾驶,其它都是辅助驾驶罢辽!

现在市场节奏这么快,每天都有新消息轰炸眼球,但消费者真正关心的问题永远绕不开两个字:靠谱。不管广告怎么吹牛皮,用起来舒坦、安全才是王道。我表姐属于典型纠结党,她跑去试乘试驾回来给我的评价很简单粗暴,“起步稳,高速稳,下雨更稳”。连她那个金毛狗狗坐副驾都安静多了,以前总爱乱扑腾,现在每次靠近红绿灯,它自己趴下来等刹停……

问界M8每天卖13亿元背后,华为全向AEB到底有多狠?-有驾

至于价格嘛,大定均价40万上下,对很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支出。但如果按日均13亿成交额算,一辆辆订单变现,就知道市场选择并非偶然。一位资深销售经理悄悄透露,他们后台预约排队已经看到明年春节档期去了,“客户催单催到怀疑人生”。

所以今天的小互动来了,如果你正准备入手高端新能源SUV,会不会考虑现场体验一下急刹场景?比如找销售安排一次模拟障碍物紧急制动,让同行的小伙伴或长辈亲自感受一把,是不是心理踏实不少?留言分享你的奇葩试乘经历或者那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小插曲,说不定下一秒就在展厅偶遇同样纠结的新朋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