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唐DM-i智驾版175KM来了,新能源江湖又炸了锅“卷王”升级,这钱该花不?
真是万万没想到,2024年还没进入深秋,比亚迪就带着“唐DM-i智驾版175KM”这半边天杀了回来。你以为电动车还在“哪个更实惠”里原地打转?天真了——人家现在直接把续航“加长加粗”,从115KM一口气拉到175KM!17.98万起步价横着摆,智驾辅助系统加持,SUV的空间、油电的混动,这样的升级到底掏腰包值不值?你说你不关心汽车?放心,哪怕你只会骑自行车,看到“天神之眼”都得忍不住多瞅两眼。这时候问题就来了——“175KM”是噱头还是真香?到底谁才是这场续航大赛的赢家?
这下有意思了。有人拍手叫好“续航干到175KM,这下通勤不用天天惦记电量了!”另一撮人冷笑“升级不过就是‘高配高价’,到最后还不是得掏更多钱!”别以为升级就是上天堂,这年头厂家套路深,别被那175KM晃了眼。更何况比亚迪不差钱,上市套路五花八门,价格一旦往上一压,看似羊毛薅在消费者身上,实际上是“褥子”都快扯破了。要说15万6寸大Pad、智能辅助、自动泊车……这玩意儿真的让人动心。但175KM续航真就是“神仙”吗?让子弹飞一会儿。
咱们先把理性挂在胸前,扒一扒比亚迪这一波操作。话说,115KM版本当初一出来,网友还在抱怨续航焦虑,厂家就又出个175KM——真是听劝啊!轴距2820mm,后排翘个二郎腿都行。动力1.5T混动发动机+200kW电机组合拳,不管是带娃回东北老家还是上下班溜个车,动力输出妥妥的。大屏+“天神之眼”你以为光能看“抖音快手”?人家还能自动泊车、千里眼看家,科技氛围拉满。
这年头新能源车卷到这程度,菜市场大妈都能聊两句“电池包”与“智驾体验”。115KM版够不够用?对于小城市的“家——公司”通勤族,这基本一周一充。但对于长途老手和电量焦虑症患者,175KM更像是“续命良药”。而真正让大家纠结的,无非还是——这升级到底能不能让人硬着头皮多掏几万块?
老王隔壁家刚买唐DM-i 115KM,还没钻热炕头,现在一看新版本只能自嘲,“才几天,比亚迪又卷升级了。跟不上节奏,哪年买车都追不到头。”确实,这就像买了去年iPhone,还没捂热,新款出来了,库克跟比亚迪估计是网上结拜兄弟。
表面上一片“升级狂欢”,实际上潜流涌动。比亚迪到底是为用户着想追加续航福利,还是眼瞅着新能源红利快到底了狗急跳墙?更何况,“智驾辅助”听着高大上,真到实际用车,有多少人敢让车“自己开”?就眼下的技术,全国老百姓里不少人还认死理“方向盘必须人手握着,否则我这命迟早留在四环。”朋友圈里,老程就吐槽“智能驾驶啊,听着高科技,出了事厂家不认,这锅还是得我背。”
更别提定价这门学问。厂家要是走“加一点点价,多买60KM续航”,消费者大概率觉得“赚了”;一旦价格飙升,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割韭菜的伎俩大家都心知肚明。更激进点说,原本对15万级SUV心动的准车主,一看新版本定价,有可能“掉头奔特斯拉,或者老老实实等汉兰达”。
新能源汽车市场越来越卷,比亚迪又不是独孤求败。理想、小鹏、问界一个比一个会喊口号。新势力们全嗷嗷待哺,谁先卷赢了,谁就是桌上的“肥肉”。
就在大家心里合计“得了,这波加续航就是价格再添几斤”的当口,舆论风向来了个大掉头。有人扒出了比亚迪过去三次“加量不加价”的神操作——你别说,这厂家偶尔真能给咱来点“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之外的实惠。你以为加价刀刀见骨?结果有的车型上线后,指导价提的不多,经销商还常年搞“优惠”“置换补贴”那一套。想当年汉DM-i刚推大容量版,好多消费者一算账,“添两万,拿下四驱加大电池合计值!”这下你说香不香?
再说“天神之眼”智能驾驶,有网友分享,市区拥堵“跟车刹车自动一点儿都不含糊”,比起早年的“鸡肋自动驾驶”,这Z世代的智驾确实有点意思。有条件的车主测试过城市领航,道路识别明显提升,这玩意儿真要轮到“科技改变生活”那一挂了。不过人嘛,总是嘴上埋汰,心里诚实——用一回自动泊车,发现比自己倒库溜一圈轻松多了,哪怕拱回刮点皮,也不会气得在朋友圈骂娘。
更有大V分析,新能源汽车一旦走下价格神坛,决定成败的核心不只是续航,还有智能化和全家用车的“舒适度”。从115KM升级到175KM,看似只是“数字游戏”,但真要是加价幅度不大甚至“对标合资车破釜沉舟”,那市场就得重新排队了。“卷”到其实拼的还是比亚迪的下限——值不值,得看你兜里有没有那点余粮,更要看厂家拿不拿得出点真本事。
舆论的表面平静下,其实悄悄攒了新危机。第一波吃螃蟹的车主还没“回血”,新用户又在观望。部分网友怀疑,比亚迪越“卷升级”,用户信任可能越被消耗——毕竟谁都不想刚买完就“明日黄花”,为啥不像手机一样“以旧换新”有补贴?这一茬买得更划算,上一茬哭晕在厕所。
而更大的隐患是,175KM续航在现实中是否真能“说到做到”?有老司机跑过高速告诉我,“别看宣传的市区纯电,真到冬天,东北大雪封天,表显200公里,实际能跑100都谢天谢地。”还有人反映,部分小区地库不给插混充电口,一不小心还得找地方“挨批”。插混车充电难、里程虚标的老毛病,还等着厂家一一解决。
定价又成死结。“你敢涨,我就等官降”“你要加价,BBA、特斯拉都能对比”。一位车友直接发在群里“我这两年就琢磨,比亚迪的价格体系像东北大炕,今天铺床单,明天就拆板子,总觉得不踏实!”这一波分歧,短期内还真难和解。
老实讲,这波比亚迪唐DM-i 175KM升级,听着香,瞅着美,真要是价格给的合理,大伙血槽还够,就冲这操作能买账——毕竟续航提升、空间够大、智能加持,典型的“卷”中卷,可别怪消费者“不讲武德”,喊一声“真香”就冲了。如果厂家又玩套路,价格飘飘亮,升级不痛不痒,那也是给自己套个“韭菜帽”,割久了谁还买谁的账?
反正老百姓的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比亚迪要想赢得人心,还是那句“别整虚的,实在点,才是正道”。拼一把卷提升,大大方方讲个明白,还怕车主不买账?而我们消费者,最好别让冲动消费“成为旧版本一代”。多点理性思考,生活处处是赢家。
175KM续航的比亚迪唐DM-i智驾版,你觉得是“真香”升级,还是厂家套路加价的“智商税”?要是价钱加得不多,你会考虑为这60KM买单吗?还是说,升级归升级,“我自岿然不动”,毕竟新能源江湖,今天升级明日官降,谁也不想当接盘侠——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踊跃发言,一起啪啪打脸or实名真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