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狐T1上市12小时订单破26558台,这个6.28万起步的电动车,让广州一堆买了合资车的车主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极狐T1上市12小时订单破26558台,这个6.28万起步的电动车,让广州一堆买了合资车的车主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上周四晚上十点半,广州天河区某4S店里还亮着灯。一个穿着POLO衫的中年男人正蹲在极狐T1的电池包旁边,拿手机对着那块被扭成麻花状的测试电池反复拍照。销售小伙凑过来:“李哥,店都要关门了。”男人头也不抬:“你再给我讲讲,这电池真扭成这样没事?”

这个李哥开的是三年前落地18万的凯美瑞。

两天前他在车友群里看到有人转发极狐T1的上市消息,本来没当回事,但看到“上市12小时订单破2万6”这个数字,多少觉得有点蹊跷。现在电动车内卷成这样,没两把刷子哪来这么多人买单?

试驾那天是周末,他媳妇带着5岁的女儿一起去的。车门打开那一刻,他媳妇第一句话是:“这车咋没味儿?”这话听着简单,但懂的都懂。他们之前看过好几款新车,不管是燃油还是电动,多少都有点刺鼻的塑料味。有个销售还跟他们解释说新车都这样,晾晾就好了。

但T1真就是那种打开门直接能坐进去的感觉。他媳妇当场说了句:“要是真没甲醛,给孩子坐倒是可以考虑。”销售说他们座舱甲醛含量大概只有国标十分之一,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反正就是很低。李哥没接话,但心里记下了这个点。

坐进后排更绝。车看着不大,他1米79的个子往后排一坐,腿还能伸开,不会顶着前排座椅背。他女儿在后排来回爬,嘴里嘟囔着“这里好大呀”。后备箱下面还有个挺深的凹槽,他媳妇蹲在那研究了半天:“这里能放不少东西,菜市场买菜回来那些乱七八糟的都能塞进去。”

试驾路上,销售说这车标称425公里续航,实测有人跑出470多公里。李哥当时就笑了:“现在哪个电动车不虚标?标400跑个320都算好的了。”销售也不辩解,只说:“要不您自己试试?”

聊到价格的时候,李哥确实愣了一下。6万2起步,他看中的那个425公里续航版本落地也就七八万。送充电桩,还有终身保养。他心里默默算了笔账:他的凯美瑞一个月油费小一千块,一年就是一万多。这车充电一公里也就几分钱,一年电费撑死了一千出头。三年下来省的钱,够再买辆小电驴了。

当然,这账不能这么算。车子还有保值率、维修成本这些。但对于只是想要个代步工具的家庭来说,这些或许没那么重要。

极狐T1上市12小时订单破26558台,这个6.28万起步的电动车,让广州一堆买了合资车的车主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有驾

回家路上,他媳妇一直在念叨:“要不把咱那车卖了?孩子每天坐车上学,有个没味儿的车也放心点。”李哥没吭声,但那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不是后悔买了凯美瑞,而是突然意识到,汽车市场好像真的变天了。

第二天他又跑去店里,这次专门问了电池安全的事。销售给他看了那个测试视频:电池被扭成麻花,还被火烧,就是不起火。李哥自己也懂点车,知道这种测试一般都是用不同电池分开做的,但这车居然是同一块电池连着做完所有项目。

“这电池要真能做到这样,开在路上心里确实踏实点。”李哥跟销售说。他有个朋友去年买的某品牌电动车,今年夏天在地库自燃了。虽说厂家全额赔付,但那个心理阴影估计一时半会儿消不了。

车友群里这几天炸了锅。有人说这车就是个营销噱头,有人说便宜没好货。但也有几个人私聊李哥,问这车到底咋样。其中一个哥们开的是落地20多万的雅阁,上周也去试驾了,回来在群里发了句:“有点东西。”

李哥现在还没下定决心要不要换车。他跟媳妇商量,要不再观望观望,看看这车后续口碑怎么样。但心里其实已经有点动摇了。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个时机问题。十年前电动车刚出来那会儿,大家都在观望,觉得这玩意儿不靠谱。现在技术成熟了,价格也下来了,续航也能满足日常需求了。而且这两年油价涨得厉害,养车成本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极狐T1这车能不能火,现在还说不准。但它至少说明了一件事:汽车行业真的到了该拼实力的时候了。那些虚头巴脑的配置、花里胡哨的营销,消费者早就看腻了。真正能打动人的,还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安全、空间、续航、价格,这些最基本的需求,或许才是大多数家庭真正在乎的。至于什么品牌溢价、面子工程,在柴米油盐面前,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李哥那台凯美瑞现在还停在楼下车库。前两天他媳妇又提了一嘴:“要不真考虑考虑?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接送方便点。”李哥点了根烟,没说话。

这事儿啊,急不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