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

6月车市“价格战”硝烟散尽,自主五强销量成绩单出炉,最猛的不是第一,而是那个悄悄逼近亚军宝座的“理工男”——奇瑞。比亚迪销量几乎原地踏步,吉利增速惊人、新能源翻倍,长城则从低谷爬起,持续回暖。而奇瑞,单月卖了23.36万辆,离吉利仅一步之遥,大有在7月“上位”的势头。这背后,是技术积累的爆发?还是市场策略的精准?今天,咱们不光看数据,更得钻进这些车的“骨头缝”里,看看它们到底凭啥卖得动。

奇瑞:低调的“技术宅”,这次真不低调了

说到奇瑞,老车友可能还记得它早年“皮实耐造”的标签。但现在的奇瑞,早已不是只会造“工具车”的老实人。6月23.36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6.6%,这数字背后,是“燃油+新能源”双线并进的底气。

我去试驾过捷途山海L9,这车乍一看是标准的家用SUV,但开起来你会发现,它的底盘调校很有讲究——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加上奇瑞自研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动力输出平顺得像德系车,油耗却低得像日系。我跑了一段高速+城市混合路况,表显油耗6.8L/100km,这可是一台近两米宽的大五座啊!这背后,是奇瑞“瑶光2025”技术战略的落地,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底盘平台全自研,不靠“拿来主义”。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更让我意外的是它的车机。iCAR生态加持下,语音识别不仅快,还能跨应用连续指令。比如我说“打开空调,调到24度,播放周杰伦”,它真的一气呵成。这不是堆配置,而是用户体验的“无缝衔接”。

再看海外市场,6月出口10.63万辆,上半年超55万辆,奇瑞已经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头号玩家”。我在东南亚朋友家见过一辆Omoda 5,外观设计大胆,内饰质感不输同级合资,当地人说:“它比丰田耐操,比本田智能。”这说明啥?奇瑞的全球化,不是低价倾销,而是用技术和设计“硬刚”。

所以,奇瑞这波猛冲,不是靠降价换销量,而是技术沉淀+全球布局的厚积薄发。它不像某些品牌天天喊“颠覆”,但它确实在悄悄改写格局。

吉利:增速猛,但猛得有章法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吉利6月卖了23.6万辆,同比增长42%,上半年累计超140万辆,更把全年目标上调到300万辆——这胆子不小。但细看数据,你会发现它的“猛”不是蛮干。

新能源卖了12.2万辆,同比暴涨86%,这增长从哪来?极氪、银河、领克,这三个品牌是主力军。我去试驾过银河E8,4.67秒破百,后驱+五连杆,开起来有种“德系电感”——动力直接,转向精准,底盘有韧性。不像某些电车一味追求“快”,而是兼顾了驾驶乐趣和舒适性。

它的座舱也让我印象深刻。45英寸8K大屏+高通8295芯片,滑动丝滑得像iPad。但吉利没让它变成“手机放大器”,而是保留了实体音量键、快捷旋钮,真正从驾驶者角度出发。我问过一位老车主:“你天天摸方向盘,最烦啥?”他说:“屏幕太滑,开车调空调都怕误触。”你看,吉利听到了。

海外出口4万辆/月,1-6月超18.4万辆,吉利的国际化也在提速。在欧洲,领克01 PHEV靠安全和品质站稳脚跟,甚至被当地媒体评为“最值得信赖的中国品牌”。这说明,吉利不是只在国内“卷价格”,而是用高端品牌打海外,用主流品牌守基本盘。

所以,吉利的“猛”,是燃油稳、新能源冲、海外拓的三箭齐发。它不像比亚迪那样“一骑绝尘”,但步步为营,更像一个成熟企业的节奏。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比亚迪:第一稳了,但“一口价”不灵了

比亚迪6月卖了38.25万辆,比5月的38.24万辆几乎没动。这说明啥?“限时一口价”促销,对比亚迪已经“边际效应递减”。消费者不再为“降价”冲动,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

我去试驾过秦L DM-i,这车最惊艳的是第五代DM技术——NEDC工况下亏电油耗低至2.9L/100km。我实测城市拥堵路段,表显3.5L,这省油能力,确实“反物理”。但你开久了会发现,它的底盘还是偏“经济型”,过减速带有点“松散”,高速变道侧倾略大。这是为成本和油耗做的妥协。

它的优势在哪?三电系统全自研,电池安全、电控效率、电机响应,都做到了行业顶尖。刀片电池针刺不起火,这可不是宣传话术,是实打实的安全底线。我朋友的汉EV开了三年,电池衰减不到8%,这耐用性,让很多新势力汗颜。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但问题也明显:高端化遇到瓶颈。腾势、仰望、方程豹,品牌矩阵是有了,但除了仰望U8“越野加价买”,其他品牌在30万+市场仍难撼动BBA。上半年海外销量47万辆,是个亮点,但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拉美,欧美市场仍需突破。

所以,比亚迪的“第一”地位暂时无人能撼,但要从“销量王”变成“品牌王”,光靠性价比不够,还得靠技术和口碑的长期积累。

长安:攻守兼备,后劲足

长安6月自主品牌卖了19.5万辆,新能源超10万辆,同比增长57.11%。它的策略很清晰:燃油守江山,新能源拓未来。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深蓝SL03我开过,后驱+无框车门,外观帅得不像“家用车”。动力响应快,但动能回收调得有点突兀,松电门那一刹有点“点头”。不过它的CLTC续航达成率挺高,我高速跑120km/h,表显掉电比实际多15%,属于正常范围。

阿维塔12则是另一极端——华为加持的智驾系统,L2级辅助驾驶做得非常细腻。高速上自动变道、上下匝道,动作流畅得像老司机。但价格也摆在那,30万起,注定是小众选择。

最让我看好的是启源A07,这车定位“数智电轿”,外观低调,内饰却用上了环保麂皮、金属按键,质感越级。关键是,它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用户选择自由度高。长安这招“多品牌+多动力”组合拳,打得聪明。

燃油车方面,CS75 PLUS、逸动依然是销量支柱。我去4S店蹲点观察,发现很多家庭用户还是偏爱燃油SUV——“加油快、维修熟、保有量大”。长安没抛弃基本盘,这才是稳健之道。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长城:回暖,但转型仍需时间

长城6月卖了11.06万辆,同比增长12.8%,终于从2023年的低谷爬出来了。它的复苏靠什么?坦克系列+哈弗新能源+海外出口。

我去试驾过坦克500 Hi4-T,这车重近2.5吨,但3.0T V6混动系统一推,加速感竟不弱。更重要的是,非承载式车身+三把锁,越野能力是实打实的。在阿拉善沙漠跑了一圈,沙地、驼峰、交叉轴,它都轻松应对。这才是“硬派”的底气。

但城市通勤呢?油耗高、停车难、内饰塑料感强,这些问题依然存在。长城的挑战在于:如何让“硬汉”也适合日常开?

好在它也在变。哈弗枭龙MAX用上了Hi4电四驱,城市油耗降到6L左右,还带L2辅助驾驶。虽然驾驶质感不如比亚迪宋PLUS DM-i细腻,但价格低了2万,性价比突出。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海外出口是另一增长点,尤其在中东、澳洲,皮卡和SUV很受欢迎。但整体来看,长城的新能源转型还是慢了半拍,要追上吉利、长安,还得加把劲。

总结:谁是最大赢家?

回到开头的问题:奇瑞能冲上第二吗?从6月数据看,它和吉利只差2万多辆,而奇瑞出口势头更强,下半年完全有可能反超。但吉利新能源增速更快,品牌矩阵更完整,胜负难料。

比亚迪仍是老大,但增长乏力;吉利稳中有进,目标激进;长安攻守兼备,后劲十足;长城回暖,但转型未竟。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这五强之争,不再是简单的“谁卖得多”,而是技术、品牌、全球化、用户运营的全面较量。作为消费者,我们该高兴——竞争越激烈,车越好,价越实。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觉得,未来三年,谁能真正打破比亚迪的垄断?是技术流的奇瑞,还是多面手的吉利?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也欢迎你问我试驾体验、购车建议,知无不言。

自主五强6月销量丨奇瑞剑指第二,吉利增速快,长城稳步复苏-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