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真是热闹,新能源的风刮得连老牌合资都坐不住了。你说以前咱们聊电车,张口闭口不是新势力就是比亚迪,合资品牌跟看客似的。可现在不一样了,别克这次真把牌亮出来了——全新增程中大型轿车至境L7在广州车展完成首秀,直接把“合资反击战”的火药味给点着了。
说实话,看到这名字我第一反应是:“至境”?听着就挺有范儿,是不是想走那种“人生赢家”的路线?但走近一看,好家伙,这车不光名字支棱,配置也真没藏着掖着。尤其是搭上了Momenta的高阶智驾方案,这下可有意思了——以前觉得合资车在智能化上慢半拍,现在这是要打脸所有人?
那问题来了,这台至境L7到底是不是来“真香”的?还是说只是换个壳子的老咕噜棒子?咱今天就掰开揉碎聊聊。
先看脸,这车外观确实让人上头。前脸用了封闭式格栅,配上分体式大灯和贯穿式LED灯带,晚上一开出去,妥妥的“出片利器”。车身线条流畅,溜背造型加上低风阻设计,官方说风阻系数压到了0.228Cd,这数据在同级里绝对顶呱呱。你想想,高速跑起来风噪小,电耗低,续航还能多撑一段,谁不爱?
侧面一看,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比例拿捏得死死的。轮毂给到了20英寸,搭配无框车门,这排面,上桌第一个动筷都不过分。车尾也是贯穿式尾灯,点亮之后辨识度拉满。讲真,别克这次设计真支棱起来了,不再是那个“爸爸辈”的稳重形象,而是冲着年轻、科技感猛冲。
坐进车内,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感觉。用料没得说,软包+皮质+木纹饰板,该有的档次感一点不少。15.6英寸中控大屏+12.3英寸仪表盘,双联屏虽然不算新鲜,但UI设计清爽,操作顺滑。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搭载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反应快得飞起,语音助手几乎秒回,再也不用“你好别克……(三秒后)在呢”。
空间方面,这车定位中大型轿车,轴距超过2.9米,后排跷二郎腿轻轻松松。座椅厚实,填充物软硬适中,长途坐着也不累。后备箱容积也够大,日常出行、全家出游完全没问题。要是把后排座椅放倒,嘿,直接变身“床车”,露营都不用带帐篷了。
重点来了——动力和续航。至境L7用的是增程式电动系统,这招太聪明了。纯电车型怕里程焦虑,燃油车又不够安静环保,增程正好折中。市区用电,成本低还安静;跑长途烧油发电,没有续航压力。官方纯电续航200公里,综合续航超1300公里,这意味着从北京一口气开到上海,中途充一次电都可能不用。
而且增程器是1.5T四缸发动机,不是那种抖动厉害的三缸,运行质感稳得多。百公里加速7秒出头,日常超车信心十足。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坑过坎滤震到位,同时又有一定支撑性,转弯不飘。说它是“驾驶玩具”可能有点夸张,但绝对算得上一台开起来顺手、坐起来舒服的好车。
智能化这块,才是至境L7真正亮剑的地方。它搭载了Momenta的MSD大模型智能驾驶方案,支持城市NOA和高速NOA。什么意思?就是你在高架上可以开启自动变道、自动上下匝道,甚至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也能实现点对点自动驾驶。这可是很多新势力还在卷的功能,别克直接给你安排上了。
对比一下,比如理想L7,虽然是“国民神车”级别的存在,空间和舒适性确实强,但全系纯电,补能依赖充电桩,对没桩用户不太友好。而至境L7增程结构,完全没有里程焦虑,加油就能走,使用场景更广。
再看蔚来ET5T,颜值在线,换电方便,服务体验顶呱呱,但价格坚挺,入门版都要30万往上,性价比上略显吃力。相比之下,至境L7如果定价在25万左右,那可真是杀伤力巨大——既有合资品质背书,又有新势力的智能体验,关键还没续航焦虑。
还有人说:“合资做电车,三电技术行不行?”这话以前或许成立,但现在真不一定。别克背后的通用集团在三电领域其实积累很深,电池安全、热管理、电控逻辑都有成熟体系。再加上Momenta的智驾加持,这套组合拳打下来,产品力直接拉满。
当然,也不是没挑战。比如品牌认知上,很多人还停留在“别克=油车”的阶段,要扭转这种印象需要时间。另外,售后服务网络虽然广,但针对新能源车的专属服务是否跟得上,也得打个问号。
但话说回来,这台至境L7的出现,至少说明了一个信号:合资品牌真的开始认真对待新能源了。不再是应付政策的“油改电”,而是正儿八经拿出平台、技术、设计,跟你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干。
以前总觉得国产新能源把合资打得“跌冒烟了”,现在看来,人家只是憋着放大招。一旦发力,底子厚、品控稳、渠道广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你会考虑买这样一台合资新势力风格的增程轿车吗?它有颜值、有空间、有智驾、没续航焦虑,还带着别克那份沉稳的质感。如果说几年前的新能源是“颠覆者”,那现在,更像是“全面开战”。
这样的别克至境L7,你觉得它能成吗?你喜欢这种既有传统底蕴又能玩转科技的新车型,还是更愿意继续支持纯粹的新势力?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