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比亚迪元PLUS抢先看!续航650km,外观微调动力升!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去商场充电站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排排比亚迪元PLUS在排队充电? 我上周六在万达地下停车场就遇到了三辆车主们一边等充电一边聊天话题都绕不开同一个问题:“听说新款续航要上650公里了是真的吗? ”

新款比亚迪元PLUS抢先看!续航650km,外观微调动力升!-有驾

这个传闻现在终于得到了证实。 工信部最新一批新车申报目录中新款元PLUS的参数白纸黑字写着:纯电续航里程650公里。 这个数字比现款车型的510公里足足提升了14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南京的单程距离。

更让人惊讶的是电机功率的变化。 新款元PLUS搭载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达到230千瓦而现款只有150千瓦。 功率提升80千瓦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额外多装了一台主流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

新款比亚迪元PLUS抢先看!续航650km,外观微调动力升!-有驾

电池容量的变化同样引人注目。 申报信息显示新车将配备74.88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组比现款顶配车型的60.48千瓦时增加了近14千瓦时。 这可能是导致车重增加至1880公斤的主要原因之一。

充电口位置的调整看似不起眼却引起了不少老车主的共鸣。 新款将充电口从右前翼子板移到了右后翼子板区域。 有车主在论坛上分享说:“以前充电时车头要先进车位在狭窄的充电站特别不方便。 现在改成后侧充电就像燃油车加油一样顺理成章。 ”

新款比亚迪元PLUS抢先看!续航650km,外观微调动力升!-有驾

新车轮毂也换成了18英寸双五辐灰色设计。 有汽车设计师在社交媒体上分析这种灰色轮毂不仅能降低视觉重心还能更好地隐藏刹车粉尘减少洗车频率。

关于电池技术业内人士透露新款可能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的磷酸铁锂技术。 这种电池在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有明显优势能量密度一直是短板。 如今能做到74.88千瓦时电池组续航650公里说明电池管理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新款比亚迪元PLUS抢先看!续航650km,外观微调动力升!-有驾

最高车速从160公里/小时提升到180公里/小时这个变化引发了一些讨论。 有网友质疑:“电动车有必要追求极速吗? 专业测评人指出更高的极速意味着电机和电控系统的冗余度更大日常使用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会更好。

智能驾驶系统的升级同样值得关注。 新款元PLUS将搭载“天神之眼C系统”这套系统包含29个传感器。 实际使用中这意味着车辆可以识别更复杂的路况比如施工路段的临时路标、夜间行人等。

新款比亚迪元PLUS抢先看!续航650km,外观微调动力升!-有驾

内饰方面的改进主要集中在显示屏上。 8.8英寸液晶仪表比现款的5英寸大了不少12英寸W-HUD抬头显示系统则能把关键驾驶信息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 有体验过的用户说:“开车时不用低头看仪表盘了安全性提高很多。 ”

车载冰箱这个配置引起了不少家庭用户的兴趣。 在炎热的夏天能随时喝到冰镇饮料确实很实用。 也有用户担心会不会影响续航毕竟制冷系统需要消耗额外电能。

价格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 现款元PLUS的指导价是11.58-14.58万元新款在配置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会如何定价? 有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会维持现款价格区间通过规模化生产来消化成本上涨。

竞争对手的反应也值得玩味。 深蓝S05最近推出了限时优惠吉利银河E5则加快了交付速度。 这些动作都被视为应对新款元PLUS上市的前兆。

续航测试数据开始在网上流传。 有测试团队在25摄氏度气温下以每小时80公里的匀速行驶实测续航达到了710公里。 当然这种理想化测试条件与实际使用有差距至少说明650公里的官方数据比较保守。

充电效率方面新款支持最高100千瓦直流快充。 从30%充到80%大约需要25分钟这个速度和现款基本持平。 有充电站运营商表示如果续航增加充电速度不变可能会加剧充电桩排队现象。

空间布局方面新款保持了2720毫米的轴距。 后排地板依然是纯平设计这点受到家庭用户好评。 有车主反馈说:“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也不觉得挤中间乘客不用岔开腿坐。

安全配置的升级没有出现在申报信息中业内人士推测会增加侧气帘等配置。 现款车型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获得了优秀评价新款应该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车机系统可能会搭载最新的DiLink系统。 现款用户反映系统运行流畅度不错希望增加更多第三方应用。 新款有望在娱乐功能和语音识别精度上做出改进。

轮胎规格引起了部分车主的注意。 新款配备的215/55 R18轮胎比现款的215/60 R17更宽更扁理论上能提升操控性可能会影响滤震效果。 这个取舍体现了车型定位向运动化倾斜。

售后服务政策也是用户关注的重点。 现款元PLUS提供6年或15万公里整车质保电池组享受8年或15万公里质保。 新款是否会延续这一政策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

二手车保值率问题开始被讨论。 有二手车商表示现款元PLUS一年车龄保值率在75%左右新款续航提升后可能会进一步推高保值率。

充电网络配套问题浮出水面。 比亚迪目前在全国有超过1000家授权充电站快充桩比例还有提升空间。 随着续航增加用户对快充效率的要求会更高。

冬季续航表现是纯电动车永远的话题。 有北方用户建议厂家公布低温环境下的实测数据毕竟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衰减一直是个痛点。

驾驶模式选择可能会更加丰富。 现款提供经济、普通、运动三种模式新款有望增加雪地模式或者自定义模式。 这对不同驾驶习惯的用户来说是个好消息。

音响系统升级的呼声很高。 现款标配6扬声器高配版8扬声器音质表现中规中矩。 有用户希望新款能提供品牌音响选装包。

灯光系统也有优化空间。 现款的LED大灯亮度足够智能远近光切换功能只在顶配车型上出现。 新款如果能下放这个配置将提升夜间行车安全。

智能泊车功能是否升级引发猜测。 现款的360度全景影像清晰度不错自动泊车功能识别车位成功率有待提高。 新款可能会在这方面进行优化。

内饰材质成为讨论焦点。 现款使用了大量软质材料部分用户反映耐磨性一般。 新款有望在经常接触的部位使用更耐用的材料。

方向盘调节范围受到身材特殊用户关注。 现款只支持上下调节如果能增加前后调节将能适应更多驾驶坐姿。

后备厢空间利用率可以进一步提升。 现款后排座椅支持4/6放倒放倒后有个小台阶。 如果能实现纯平放倒将更方便装载大件物品。

空调系统效率被南方用户重点关注。 现款制冷效果不错制热速度偏慢。 新款如果优化热管理系统将提升冬季用车舒适度。

预约充电功能是否更加智能? 现款可以设置充电时间不能根据电价波动自动调整。 如果能增加智能充电规划功能将帮助用户节省电费。

手机无线充电功率有望提升。 现款只有15瓦新款如果能支持30瓦以上快充将更符合当下手机充电需求。

车门密封性被经常走烂路的用户提及。 现款隔音效果在同级中不错如果能进一步提升将改善高速行驶时的静谧性。

底盘防护措施值得关注。 现款电池组有护板保护材质是塑料的。 如果能升级为铝合金护板将更好保护电池安全。

售后服务网点覆盖率问题凸显。 虽然比亚迪在全国有超过1000家服务网点三四线城市覆盖还不够均衡。 新款上市后服务网络需要同步扩张。

用户手册内容可以更详细。 现款手册对智能功能说明比较简单很多用户需要上网找教程。 新款如果提供视频版说明书将更友好。

OTA升级频率成为智能汽车用户关心的问题。 现款平均每季度有一次大更新新款能否提高至每月一次值得期待。

车身颜色选择引发热议。 新增的“乐动米”色系偏向年轻化经典白色仍然是大多数用户的首选。 如果能提供双色车身选项会更个性化。

轮毂样式选择可以更丰富。 现款只有两种轮毂样式新款如果能提供三种以上选择将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钥匙设计被年轻用户吐槽。 现款的机械钥匙造型传统如果能改为卡片钥匙或手机蓝牙钥匙将更符合电动车科技感。

杯架设计实用性可以提升。 现款前排杯架直径固定不能适应不同尺寸杯子。 如果能设计可调节杯架会更人性化。

座椅通风功能在南方很实用。 现款只有座椅加热新款如果增加座椅通风选装项将提升夏季用车舒适度。

后排USB接口数量不足。 现款后排只有一个USB接口新款如果增加至两个将方便后排乘客同时充电。

行车记录仪集成度可以更高。 现款需要后期加装行车记录仪新款如果原厂集成将避免走线麻烦。

胎压监测显示方式有待改进。 现款只显示胎压是否异常不显示具体数值。 新款如果能实时显示四轮胎压将更方便监测。

车窗一键升降功能应该全系标配。 现款只有驾驶位有一键升降新款如果全车标配将提升使用便利性。

后备厢照明亮度可以加强。 现款只有一个照明灯夜间取物不够亮。 新款如果增加LED灯带将改善夜间使用体验。

儿童安全锁操作可以更便捷。 现款需要使用机械钥匙操作新款如果改为电子控制将方便家长使用。

防晒隔热玻璃配置值得期待。 现款后窗是隐私玻璃隔热效果一般新款如果升级为隔热玻璃将降低空调负荷。

内饰配色选择可以更丰富。 现款只有两种内饰配色新款如果增加浅色内饰选项将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导航数据更新频率需要提高。 现款车机导航更新慢于手机导航新款如果能实现月度更新将提升导航准确性。

语音助手响应速度可以优化。 现款语音识别率不错响应有延迟新款如果提升处理速度将改善使用体验。

电池预加热功能在北方很实用。 现款需要手动开启新款如果能根据导航目的地自动预加热将更智能。

充电盖板开启方式可以更便捷。 现款需要在车机或APP上操作新款如果增加物理按键将更方便使用。

续航显示准确性需要提升。 现款续航估算偏乐观新款如果采用更精准的算法将帮助用户更好规划行程。

加速踏板调校可以更线性。 现款初段响应有些灵敏新款如果优化踏板曲线将提升驾驶平顺性。

能量回收强度选择可以更丰富。 现款只有两档可调新款如果增加多档选择将适应不同驾驶习惯。

转向手感可以更自然。 现款转向电子味较浓新款如果增加转向反馈将提升驾驶参与感。

刹车脚感可以更扎实。 现款初段刹车偏软新款如果优化制动系统将增强驾驶信心。

车身刚性可以进一步加强。 现款操控性不错新款如果提升刚性将改善极限过弯稳定性。

悬挂舒适性可以优化。 现款过滤细碎震动不够彻底新款如果优化减震器将提升乘坐品质。

空调出风口设计可以更人性化。 现款后排没有独立出风口新款如果增加后排出风口将改善后排舒适性。

储物空间设计可以更巧妙。 现款车门储物格偏小新款如果优化空间布局将提升实用性。

内饰材质环保性值得关注。 现款新车气味控制得不错新款如果使用更环保材料将更健康。

车身防腐工艺可以提升。 现款底盘防锈处理一般新款如果加强防腐将延长车辆寿命。

装配质量一致性需要保证。 现款偶尔有异响问题新款如果提升装配精度将改善品质感。

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可以加快。 现款预约保养等待时间较长新款上市后需要配套服务资源。

零部件供应保障需要完善。 现款偶尔要等配件新款上市后供应链需要同步优化。

技术培训需要跟上。 现款有些功能销售员都说不清新款需要对销售和服务人员全面培训。

用户反馈机制可以更畅通。 现款问题反馈渠道单一新款如果建立多元反馈渠道将更好收集用户意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