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夏天里的大卖场,到处都是“清仓甩卖”的牌子。
今天这家宣布优惠一万,明天那家直接送全套保险,大家都在拼命降价,好像能保本卖出去就是胜利。
可就在这么一个竞争激烈到近乎残酷的环境里,有一家车企却交出了一份让人有些看不懂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的核心归母净利润居然达到了惊人的66.6亿元,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还多。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在大家都在“割肉”求生存的时候,吉利是怎么做到不仅没亏钱,反而还大赚特赚的?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门道,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这事儿得从吉利内部的一场大变革说起。
前些年的吉利,旗下品牌特别多,有吉利自己,有高端的领克,还有纯电的极氪、几何等等,就像一个大家庭,孩子不少。
孩子多了,虽然看着人丁兴旺,但麻烦也随之而来,那就是自家人跟自家人抢饭吃。
比如,领克的一些车型和吉利品牌的高端系列,在价格和定位上就有点重叠,消费者选起来也迷糊。
这种内部的消耗,不仅分散了精力,也浪费了不少资源。
吉利高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下定决心,推行了一个叫做“一个吉利”的战略。
说白了,就是不再让孩子们各顾各地单打独斗,而是把所有品牌重新梳理一遍,明确分工,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枪口一致对外。
现在的吉利品牌布局就清晰多了。
极氪,就是家里的科技先锋,专门负责往高端豪华纯电市场冲,直接和特斯拉这样的国际巨头掰手腕;领克,定位是高端新能源,凭借着沃尔沃的技术底子和时尚的设计,主攻那些对品质有要求的年轻消费群体;而我们最熟悉的吉利品牌,则通过银河和中国星这两个系列,牢牢守住十万到二十万这个最主流、竞争也最激烈的市场。
这么一分工,每个品牌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目标明确,不再内耗。
带来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据了解,这种整合让整体的研发成本降低了大约百分之二十,一款新车的开发时间也从过去可能需要两三年,缩短到了十八个月。
省下来的钱和时间,可以投入到更核心的技术研发上,或者直接体现在车价上,让消费者得到实惠,这比单纯的降价要高明得多。
战略理顺了,就要看产品能不能跟得上。
吉利这一轮的爆发,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银河”系列的横空出世。
这个系列的产品,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当前老百姓买车的核心需求。
我们拿银河A7这款车来举个例子,就能看得很明白。
在过去,花八万块钱买车,大家的选择面并不宽,大多是些空间不大、配置不高、也没什么智能体验的合资品牌入门级轿车。
但是银河A7给了市场一个全新的选择:它用八万块钱的价格,提供了接近B级车的宽敞空间,它的轴距达到了2845毫米,后排坐着非常舒服;同时,它还是一台超级混动车,馈电油耗低至百公里2.67升,一箱油能跑很远,大大降低了日常用车成本;更让人惊喜的是,它还配备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这就好比你花了一份快餐的钱,却吃到了一顿配置齐全的正餐,性价比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所以我们看到,银河A7上市第一天订单就破了万,这背后不是偶然,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度洞察和满足。
更厉害的是,吉利并没有满足于打造一个爆款,而是紧接着推出了星愿、E5、星舰7等一系列车型,形成了一个“爆款家庭”。
这些车各有侧重,但都延续了高性价比、高价值的特点,结果就是款款都卖得不错。
数据显示,银河品牌今年前七个月的累计销量就达到了64万辆,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很多新势力车企一年的销量总和。
这种多点开花的局面,直接推动了新能源车在整个市场的渗透率,超过了52%,这意味着现在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以上是新能源车。
吉利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仅是在卖自己的车,更是在加速改变整个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把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一点点地抢过来。
当然,光有好的战略和产品还不够,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还是要靠硬核的技术实力。
吉利之所以能把车做得又好又便宜,背后是它多年来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
现在,吉利手里有几张关键的技术王牌,比如雷神AI电混系统、神盾金砖电池和千里浩瀚智驾方案。
这些听起来很专业的名词,其实都和我们普通消费者的用车体验息息相关。
雷神AI电混系统,就像一个聪明的“节油管家”,它能根据你的驾驶习惯和路况,智能地调整发动机和电机的工作状态,让车子时刻保持在最省油的模式下运行,把油耗做到了行业领先的水平。
神盾金砖电池,则是在大家最关心的安全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它的抗压能力超过国家标准的1.8倍,相当于给电池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让车主开得更放心。
而吉利做的最关键的一件事,就是把这些过去只在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上才能见到的先进技术,用到了十几万甚至几万块的普通家用车上,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平权”。
当别的品牌还在为要不要给低配车型加上一个倒车雷达而犹豫时,吉利已经把高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作为了很多车型的标配。
这种做法,直接颠覆了市场的竞争规则。
你想跟它打价格战,它的规模化生产和技术整合带来的成本优势让你很难跟上;你想跟它比技术,它的核心技术不仅先进,而且已经普及到了大众车型上。
这就形成了一种“降维打击”,让竞争对手非常难受。
所以,回头再看吉利上半年赚到的这66.6个亿,我们就能明白,这绝非偶然。
它是吉利通过内部改革,理顺了品牌关系,提升了运营效率;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位,打造出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爆款车型;最终,通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果断的技术普及策略,建立起了难以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自然就体现在了亮眼的财报上。
吉利的成功也给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未来的竞争中,单纯依靠价格战是走不远的,只有通过体系化的能力,在战略、产品、技术等多个维度上都做到领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变局中站稳脚跟,并且活得越来越好。
这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胜利,更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正在从过去的追随者,一步步向着引领者的角色转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