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到汽车“烧机油”这个话题,相信很多车主都会觉得心里一紧。
这三个字就像是给爱车判了“慢性病”,不仅意味着后续保养费用可能会增加,更让人担心发动机是不是出了大问题。
如今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驾驶技巧,不少老司机也乐于分享他们多年总结的“独门秘籍”,声称只要照着做,就能让车子远离烧机油的烦恼。
这些流传已久的经验,在今天这个汽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还完全适用吗?
我们日常一些习以为常的驾驶习惯,究竟是在保护车子,还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它?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些事儿掰开揉碎了,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们来说说一个流传很广的启动“仪式”。
很多老司机会建议,不管是钥匙启动还是一键启动,上车后都不要马上点火。
正确的做法是先通电,让车辆的电脑系统进行自检,等到仪表盘上各种故障灯亮起又熄灭之后,再踩下刹车启动发动机。
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有道理,充满了对机械的敬畏感。
在十几二十年前,这样做确实是标准操作。
那时候的汽车电子系统反应相对较慢,油泵也需要一点时间来建立油压。
提前通电,就相当于给了车辆各个系统一个“预备”的时间,确保在点火的瞬间,所有部件都能协调工作。
但是,咱们得承认,时代真的变了。
如今的汽车工业,无论是几万元的家用车还是更高级的车型,其搭载的行车电脑运算速度和系统的响应能力,已经今非昔比。
当您踩下刹车,按下启动按钮的那一刻,车辆的自检程序在零点几秒内就已经全部完成了,速度快到我们根本无法察觉。
燃油泵建立压力的过程也同样是瞬时的。
整个启动流程被工程师设计得非常智能和高效,完全不需要我们人为地去分步操作。
这就像我们现在用智能手机,按下开机键,几秒钟就能进入主屏幕,我们不会再像用旧电脑一样,先等半天系统自检。
所以说,这个启动前的等待仪式,在今天的绝大多数车辆上,其心理安慰作用要远大于实际的机械保护作用。
您如果习惯了这么做,也没什么坏处,但如果某天忘了,也完全不必担心会因此损伤车辆,现代汽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皮实”。
真正需要我们格外注意的,其实是车辆启动之后最初的几分钟。
这一点,很多老司机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也是防止发动机早期磨损、避免烧机油问题的核心关键。
很多朋友,特别是早上赶时间上班,常常在车辆刚一启动后,就立刻深踩油门,让车子“蹿”出去。
这个习惯对发动机的伤害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车辆停放了一整夜,所有的机油都因为重力作用,流回到了发动机最底部的油底壳里。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这些机油会变得像蜂蜜一样粘稠。
当您启动发动机时,机油泵开始工作,它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粘稠的机油再泵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比如活塞、气缸壁、曲轴等等这些需要润滑的高速运动部件。
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大概需要几十秒甚至更长。
在这段“润滑真空期”内,发动机内部的很多金属部件之间,其实是在进行着近乎“干摩擦”的运动。
如果您此时大脚油门,让发动机转速瞬间飙升,就等于是在强迫这些没有得到充分润滑的部件进行剧烈运动。
这就好比一个刚睡醒的人,还没活动开筋骨,就立刻让他去跑百米冲刺,结果可想而知,非常容易造成拉伤。
对于发动机来说,长此以往,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就会产生不正常的磨损,导致它们之间的间隙变大。
这个间隙一旦过大,机油就会通过这个缝隙溜进燃烧室,和汽油一起被烧掉,这就是“烧机油”最常见的成因之一。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温柔”。
启动车辆后,不要急着走,也别长时间原地怠速。
原地等待半分钟到一分钟左右就足够了。
您会观察到,刚启动时发动机的转速会比较高,这其实是车辆电脑在主动进行暖机程序,目的是为了让尾气净化装置(三元催化器)尽快达到工作温度。
当您看到转速表指针从一千多转平稳地回落到一千转以下(通常是800转左右的怠速状态),就说明机油已经基本循环到位了。
这时候,您就可以挂挡起步了。
起步后的几分钟内,也请继续保持温柔,进行“动态热车”。
轻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平稳地维持在两千转上下,缓慢行驶。
这样做不仅能让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在有润滑的状态下均匀升温,也能让变速箱、轮胎、悬挂等其他系统都逐渐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等您看到仪表盘上的水温表指针到达正常位置(通常是90摄氏度左右),就代表整个热车过程完成了,之后您就可以根据路况正常驾驶了。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自动挡汽车到底该用多少转速行驶?
有观点认为,为了省油,开车时要尽量让转速保持在两千转以下,感觉一千八九百转换挡最平顺。
同时,又有说法强调,千万不能“高挡低转速”行驶。
这两个说法放在一起,就让很多新手司机感到困惑。
我们必须先弄明白,什么是真正有害的“高挡低转速”。
这种情况也叫“拖挡”,指的是在发动机转速已经很低的情况下,您却为了提速而深踩油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车辆时速只有四五十公里,变速箱却已经升到了最高挡,此时发动机转速可能只有一千出头,您想超车,一脚油门踩下去,只听到发动机发出沉闷的“嗡嗡”声,车身有些抖动,但速度却提不起来。
这种情况对发动机的伤害极大,相当于让它在“憋着劲”干重活,会急剧增加发动机内部的负荷和积碳的产生。
尤其对于现在流行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长期这样驾驶,极易引发一种叫“低速早燃”的现象,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燃烧,其冲击力足以对活塞、连杆等核心部件造成严重损伤。
因此,“避免拖挡”是完全正确的。
但“转速始终不超过两千转”的说法就过于绝对了。
现代的自动变速箱非常智能,它的核心程序之一就是在保证动力足够的前提下,尽量维持在较低的转速区间以节省燃油。
在城市道路平稳行驶时,它在一千多转就升挡是非常正常的。
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和这台智能的变速箱“沟通”。
当您需要加速、超车或者上坡时,不要犹豫,应该果断地、稍微深踩一些油门。
变速箱接收到这个信号后,会立刻主动降下一到两个挡位,让发动机转速迅速攀升到动力输出最强的区间,为您提供充足的加速力。
等加速完成后,您松开油门,它又会迅速升挡,回到经济的巡航状态。
这个过程才是健康、高效的驾驶方式。
如果一味地为了把转速压在两千转以下,不敢踩油门,反而会让发动机长期处于“拖挡”的边缘,积碳越来越多,最终同样可能导致烧机油等一系列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