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有一种大型行为艺术的美感。
前脚刚有人把桌子掀了,后脚就有人要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这不,一个做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的哥们,追觅,突然掏出了一台对标库里南的超奢SUV实车图,还说要去德国特斯拉工厂隔壁,盖一个比它还大20%的厂。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但这位追觅的俞浩老师,可能更需要一些关心。
这已经不是卷了,这是直接开启了修仙模式,奔着飞升去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你说一个做智能家居的,怎么就突然想通了,要搞“性能纯电轿跑+超奢旗舰SUV”这种阴间组合?这就像你家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爷,突然宣布要竞选联合国秘书长,并且表示他的核心优势是摊饼技术能促进世界和平。
逻辑上好像有哪里不对,但你又觉得他情绪特别饱满,你甚至都不好意思去戳穿他。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魔幻现实主义。不装了,摊牌了,大家都是来整活儿的,谁先讲道理谁就输了。
追觅去德国特斯拉隔壁建厂这个事儿,就是典中典的阳谋。
这是在干嘛?这是在贴脸开大。
这根本不是一个商业决策,这是一次充满了挑衅意味的“行为艺术”。它在用物理上的接近,来宣告一种精神上的对决。潜台词就是:“马斯克你瞅啥?没错,我就是你邻居,以后早上出门倒垃圾都能碰见的那种,就问你怕不怕?”
这就好比两个武林高手对决,一方不急着出招,而是绕着对方开始盖房子,盖得比对方还高还大,房顶上还挂一霓虹灯招牌,写着“天下第一武道会指定下榻别野”。
这是一种精神污染,一种降维打击。打的不是产品,是心态。
特斯拉的柏林工厂当年落地,本身就是一次深入虎穴的闪电战,是对BBA老家的终极羞辱。现在追觅来了,直接在羞辱之上又叠了一层羞辱,搞起了“羞辱plus”,告诉德国人,你们不仅要被美国人骑脸,还要被一个中国吸尘器品牌骑脸。
三体人看了怕是都要气活了过来。
这种“不务正业”的跨界,才是最可怕的。因为他们不按牌理出牌。传统的车企还在算计着平台、供应链、成本控制,追觅这种选手直接把思维切换到了另一个次元。
他们认为,造车最难的不是技术,不是生产,而是让用户相信你的故事。
而追-觅科技在全球已经有6000多家线下门店,服务过3000万家庭。这是什么概念?这是6000多个故事发射器,3000万个潜在的听众。
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去买个扫地机器人,销售小哥突然拉住我,用一种看穿我灵魂的眼神对我说:“哥,我看你骨骼惊奇,与我有缘,这台能扫地的‘移动堡垒’了解一下?3.7米车内空间,145度航空座椅,买车还送我们最新款的除螨仪。”
这谁顶得住?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现在追觅这种选手,是直接把后厨的燃气罐扛出来了,随时准备把餐厅给爆了。
他们把渠道复用玩到了极致,把用户教育成本压到了地板。这是一种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
再来看产品。
追觅说要PK特斯拉,但打法完全不一样。特斯拉的品牌玄学在于,它定义了一种“科技极客”的信仰。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糙,他说那是工业风;你跟他说公差大,他说那叫不拘小节。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追觅这种后来者,知道自己没有这种玄学光环,所以他要给你物理层面的东西。
要给你拉满的、过剩的、甚至是有点病态的豪华。
3.7米车内有效空间,145度靠背角度的航空头等舱座椅。这是什么?这不是车,这是把家里的沙发抠出来,装了四个轮子。说真的,我作为一个天天腰酸背痛的中年人,现在看车就一个标准,座椅能不能让我当场睡着。追觅这个,显然是想让我直接在里面定居。
还有什么双向24度后轮转向,5米转弯半径。这些技术名词听着就特别唬人,感觉装上之后,我能在北京的胡同里开着这台库里南玩贪吃蛇。
这种打法,其实是民粹解构的一种。它把所有关于“豪华”的定义,都粗暴地量化成了参数。不管你奔驰有什么百年底蕴,宝马有什么驾驶乐趣,在我这儿,豪华就是空间大、座椅能躺平、转弯半径小。
简单,粗暴,有效。
因为它戳中的是人最原始的欲望:占便宜。我花一份钱,买到了别人两份钱才能享受到的物理空间和配置,那我就是赚了。至于品牌故事?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变数,或者说最大的看点,是创始人俞浩。
又是一个清华学霸,航空航天背景,搞过无人机,浑身都散发着“技术宅拯救世界”的气息。这种人设,简直就是为这个时代量身定做的。
他和马斯克一样,都迷恋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叙事。造三旋翼无人机这种事,本身就充满了“道诡异仙”的色彩,用不讲理的方式实现一个看似合理的目标。
这种人造车,你根本没法用常规的商业逻辑去预测他。
他可能真的不懂车,但他一定懂人性。他知道这个世界需要英雄叙事,资本市场需要性感故事,消费者需要一个“中国马斯克”来给他们一个花钱的理由。
所以追觅造车这件事,你不能只看车。你要把它看成一场大型的、耗资巨大的、全球巡演的“真人秀”。这台SUV,德国的工厂,都是这场秀的道具。俞浩本人,就是唯一的男主角。
他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搭建舞台,打追光灯,调试音响。至于2027年车子上市后到底卖得怎么样?
这重要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他宣布造车的那一刻,在他把工厂选在特斯拉隔壁的那一刻,在他把一台吸尘器公司和一台库里南强行绑定的那一刻,这场秀就已经开演了。
我们所有人都被拉进了他的剧本里,成了观众,也成了“气氛组”。
这帮人,是真的疯了!
至于追觅汽车最终能不能在全球PK特斯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它的目标可能从来就不是PK特斯拉,而是要成为另一个图腾,一个属于“中国制造”的、更加狂野、更加不讲道理的图腾。
最终的结局,无非就是两种。要么,他真的成了,那他就是下一个“雷电法王”,用魔法打败魔法。要么,他没成,那也没关系,他至少给这个无聊的、内卷的、所有人都在打价格战的车圈,提供了一个足够荒诞、足够精彩的剧本。
对于我们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来说,只要戏好看,谁赢谁输,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能把造车玩成一场修仙渡劫的,这本身就已经是666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