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车算是一件大事。
现在市面上的车,宣传得天花乱坠,各种智能、各种安全,听着都挺厉害。
但话说回来,这些功能到底是在实验室里跑出来的好看数据,还是真能拿到现实生活里来用的硬核实力?
尤其是在一些咱们平时不常见,但一旦遇上就特别要命的极端环境里,一辆车的好坏才算是真正见了分晓。
最近,就有一台咱们国产的豪华SUV,叫问界M8,被拉到了一个堪称全国“烤箱”的地方——新疆吐鲁番,去参加了一场真刀真枪的“期末大考”,也就是中汽中心的夏季测试。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那地方平均气温动不动就上40摄氏度,地表温度更是能把鞋底烫化。
那么,这台在市场上卖得挺火的车,在这么严酷的“烤”验下,究竟是露了怯,还是真的像它宣传的那样,是个能抗能打的“全能选手”呢?
咱们就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入手,一点点来看。
首先,就是电动车和混动车主们心里最惦记的续航和油耗问题。
夏天一到,空调一开,那电量掉得比工资还快,里程焦虑一下子就上来了。
在吐鲁番这种恨不得把人晒干的地方,空调更是续命的根本,这对车的能源管理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
问界M8这次参加测试,在开着空调的情况下,纯电模式跑出了283.29公里的成绩。
这个数字可能单独看没什么感觉,但咱们得知道,高温是电池性能的头号杀手。
很多电动车在夏天实际续航能有个七折就谢天谢地了。
M8能有这个表现,背后可不是瞎跑出来的。
它有一套系统,通俗点说,就像有一个云端的电池专家团队,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着你车里的电池状态,随时进行优化调整,还能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问题,让电池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舒服的工作状态。
再加上它的空调系统也比较节能,里应外合,才在高温下保住了这个实在的续航里程。
那要是电开完了怎么办?
别急,它是增程式的,还能烧油。
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就看它的“饭量”怎么样了。
测试结果是百公里油耗5.56升。
咱们得清楚,这可是一台车长超过五米的中大型SUV,自重在那摆着呢。
在40多度的高温下,发动机要发电,空调要拼命制冷,负荷非常大,能做到这个油耗水平,已经和很多小一号的日系轿车差不多了,可以说是相当省了。
这说明它的那台增程器很聪明,会根据你是在市区里慢慢开,还是在高速上飞奔,来智能地调整发电量,既保证了动力,又不会浪费一滴油。
所以,不管是用电还是用油,在省钱这个环节上,它在酷暑里的表现是过关了。
接下来,咱们再看看充电和舒适性。
想象一下,在吐鲁番的烈日下,你好不容易找到个充电桩,车里热得像个蒸笼,这时候你最盼望的是什么?
一是车能赶紧充上电,二是人能赶紧在车里凉快下来。
问界M8在这两点上做得怎么样呢?
数据显示,即便在42摄氏度的高温环境里,它的平均充电功率还能保持在115.7千瓦。
很多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我举个例子:就像咱们的手机,用快充的时候如果机身发烫,充电速度就会自动变慢来保护电池。
汽车电池更是如此,高温下充电速度大打折扣是常事。
M8能顶着高温保持这么快的充电速度,说明它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非常厉害,能有效地给电池“降温”,让它能快速“吃饱饭”,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
再说说车里的凉快程度。
夏天把车停在外面,一开车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座椅烫屁股,方向盘烫手。
测试显示,问界M8只需要12分49秒,就能把整个闷热的座舱调节到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
更厉害的是,在大部分的测试时间里,它都能把车内乘员的体感温度,精准地控制在一个非常舒服的范围里,不会忽冷忽热。
这不光是空调本身制冷效果好,还有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功臣,就是隔热。
它的车玻璃,尤其是头顶那块大天窗,隔热做得很好,能把22%的太阳辐射挡在外面。
这就好比夏天出门,你穿了一件防晒衣,从源头上就减少了热量的侵袭,空调的负担自然就小了,人也舒服多了。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安全。
前面说的续航、舒适,都是关于车用得爽不爽,而安全,则是关乎性命的大事。
这次夏季测试里,有一个项目极其考验车辆的“智商”和反应能力,那就是在强光环境下的自动紧急刹车(AEB)。
咱们开车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傍晚迎着夕阳开车,阳光刺眼,很容易看不清前面的路;或者晚上被对向车辆的远光灯晃得眼前一片白。
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时刻。
测试的要求,是在时速130公里的高速状态下,模拟这种强光干扰,看车辆能不能及时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并且自己刹停。
时速130公里是什么概念?
一秒钟车子就开出去36米,留给驾驶员和车辆的反应时间极短。
问界M8在白天逆光和夜间强光这两种最苛刻的场景下,都成功地完成了挑战,稳稳地刹住了。
这背后依靠的,就是它那一整套由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甚至激光雷达组成的“眼睛”,它们能穿透强光,看得比人眼更远、更清楚,再配合反应极快的智能系统,在千钧一发之际,替你踩下那脚救命的刹车。
这些测试成绩最终也反映到了市场上。
问界M8上市以来,卖了超过6万台,在40万这个价位的豪华SUV里一直名列前茅。
但比销量数字更有说服力的,是保险公司的态度。
有数据显示,问界车型的续保费用,整体已经下降了20%。
保险公司可是最现实的,他们不听广告吹牛,只看后台数据。
一款车的事故率高不高,维修成本贵不贵,直接决定了它的保费。
保费能降下来,最直接的解释就是,开这款车的人,出事故的概率确实降低了。
这正是它那套先进的智能安全系统,在现实中为车主创造的实实在在的价值,是看得见的“安全红利”。
这也让我们看到,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如今已经不只是造个车壳子和沙发,而是在智能安全这些核心技术上,真正做到了世界前列,并且开始用实打实的表现,改变着大家对于豪华汽车的认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