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全面引入华为技术
当很多车企还在纠结要不要用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时,红旗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据财联社8月22日报道,一汽红旗打算明年就推出搭载华为全套解决方案的车型,把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乾崑车云这些核心技术全都用上。首批要上的车型包括红旗9系里的H9、E-HS9和HQ9这些高端车型。这种“全盘打包”的合作方式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被看作是传统豪华品牌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的一次重要突破。
红旗与华为深度合作
这次合作可不是红旗和华为的第一次“碰头”了。早在2019年,红旗就已经跟华为的MDC计算平台有过合作,为后来的深度绑定打下了基础。不过跟之前那种“局部技术合作”不一样,这次红旗直接把华为的整套解决方案都引进来了——从智能驾驶、车内交互系统,到车辆控制、云端服务,几乎整个链条都实现了智能化覆盖。
对比一下,一汽奥迪最近才宣布在Q6L e-tron、A5L这些车型上搭载华为的智驾功能,而红旗则是直接把华为整个技术体系都装进了新车里。网友们调侃说:“别人是点菜式的合作,红旗直接把华为的智能菜单全端上桌了。”
这种“一步到位”的合作方式,既说明了红旗转型的急迫性,也反映出他们对华为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
红旗智能突围
红旗这次做出激进的决策,其实背后是新能源市场太卷了。作为品牌的旗舰系列,红旗9系虽然靠着“国车”的光环还能维持豪华定位,但在智能化体验上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以前H9、E-HS9这些车型还能在高端市场混得不错,但今年就不太行了。很多用户开始被蔚来、理想这些新势力品牌吸引过去,原因很简单:它们的智能座舱反应更快,智驾功能也更全面。
而红旗自己研发的九章智能平台推进速度有点慢,跟不上现在消费者对智能化的期待。反观华为的全栈方案,已经在问界、奥迪等车型上验证过实力,乾崑智驾支持从L2+到L4的升级,鸿蒙座舱装机量也突破百万,技术成熟度不用多说。
对红旗来说,直接“拿来主义”是个聪明的选择——不仅能节省至少两年的研发时间,还能快速补上智能方面的短板,跟上市场节奏。
红旗智能升级策略
面对“红旗是不是丢了灵魂”的质疑,红旗的回应其实挺有智慧的。据说,华为主要负责的是车上的智能系统上层架构,而红旗在底盘、车身、电池安全这些关键部分还是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他们还有一套六大功能安全体系,给车辆性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种做法有点像给老房子做智能化改造——房子的结构还是原来的,但里面的家电、控制系统全都换成了最新的智能版本。这样既保留了红旗一贯的机械性能优势,又让车子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现代化。
按照华为的说法,这次合作后的红旗新车会有三大亮点:首先是在城市道路、高速和停车这些场景里都能实现智能驾驶,还能处理一些复杂的路况,比如无保护路口通行、自动避开行人;其次是鸿蒙座舱能让手机和平板上的应用无缝切换,语音响应速度也控制在300毫秒以内;最后是通过云端服务,实现整车远程升级,让车子越用越新。
对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以后再也不用羡慕那些新势力品牌的大屏幕和自动泊车功能了。
红旗华为合作双赢
这次合作对红旗和华为来说,简直是“双赢”啊。红旗靠着华为的技术,快速补上了智能方面的短板,尤其是9系车型,说不定能重新焕发光彩,继续守住它在豪华车市场的地位;而华为呢,通过和“国车”红旗这么深度的合作,也证明了自己的技术真的能在高端车上用得上,给自己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贴上了一个“豪车认证”的标签。
业内人士分析说,如果明年新车上市后反响不错,红旗可能会加快把华为的技术推广到全系车型里,打造出“机械性能+智能体验”双重优势;就算效果没那么理想,也能借着“华为技术”的热度,保持市场关注,不至于在智能汽车的浪潮中被甩在后面。
正所谓行业里的一句话:“现在这年头,不先动手,就等着别人把你掀翻。”
想象一下,一个穿着挺括行政夹克的车主坐进新车,说一句“小艺,去人民大会堂”,车子就能自己完成变道、超车、下匝道等一系列操作——这就是红旗和华为想要实现的场景。
对红旗来说,现在豪华的标准已经不是以前的镀铬格栅和V6发动机了,而是算力和代码;这场“豪赌”的最终结果,就要看明年9系新车上市之后的表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