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特蒙迪欧又整了个新款,15万,2.0T混动,6秒破百。
这几个关键词一亮出来,我就知道,福特不装了,摊牌了,属于是心态崩了之后的大彻大悟。
讲真,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根本就是一场大型修仙真人秀,主题是《道诡异仙》之要么飞升要么成盒。所有人都在卷,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但之前的卷,好歹还讲点基本法,属于武林大会,大家点到为止。
福特这波操作,属于是直接掏出了加特林对着评委席扫射。
什么叫掀桌子?最好的掀桌子,不是把你的菜抢过来,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品品这个配置,15万级的合资B级车,车长快五米,轴距快三米,直接奔着奥迪A6L的尺寸去了。我作为一个身高一米七六的中年男子,坐后排能轻松翘起二郎腿,而且地台几乎是平的。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我妈和我媳妇儿同时坐后排的时候,她们中间还能再塞一个我,并且我们三个人可以假装彼此不认识,有效降低家庭矛盾爆发的概率。
这个空间,已经不是大了,这是拿空间当压缩毛巾在玩儿。15万扔出去,嘭一下,变成了一艘陆地巡洋舰。后备箱还是个掀背,放倒之后就是一张纯平的双人床。说真的,我楼下那只天天蹭吃蹭喝的流浪狗,看了这空间都想直接拎包入住,从此告别风餐露宿。
然后是动力,2.0T,254匹马力,零百加速6秒多。
6秒多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在红绿灯排第一个,旁边是辆帕萨特或者迈腾,绿灯一亮,你一脚油门下去,那哥们儿可能还在琢磨今天中午吃什么,你就已经消失在地平线了。等他反应过来,只能看到你的尾灯,还得是你没关。
而且,这玩意儿还贼省油,官方说百公里不到7个油,还只需要加92号汽油。你知道这对一个每天都要计算家庭开支的中年男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我每个月省下来的油钱,可以多买两包华子,或者偷偷给游戏充个648,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品质提升。
同行看了这套组合拳,真的会哭晕在厕所。尤其是大众,迈腾帕萨特2.0T的版本,落地奔着20万去了,马力还没这个大,加速还慢悠悠。以前大家买大众,图的是什么?图的是一个“稳”字,一种德系高级感的信仰。你跟他聊参数,他跟你聊情怀,聊那个关门声有多么厚重。
现在福特直接用狼牙棒,把这层情怀的玻璃罩子给敲了个稀碎。
“大哥,别装了,你看我这价格,这动力,这空间,你那点情怀还值几个钱?”
这就好比你在跟别人拼内力,讲究的是气息悠长、源远流长。结果对面那哥们儿不讲武德,直接掏出一把附魔的沙漠之鹰,对着你的天灵盖就是一梭子。
什么内力?什么招式?大人,时代变了。
当然,这车最魔幻的,还是那个1.1米长的巨型带鱼屏。
讲真,我第一次坐进去的时候,以为自己进了某个网吧的电竞包间。从中控台一直延伸到副驾驶,分辨率还贼高。这玩意儿的杀伤力在哪?在于它直接把“副驾的乐趣”给具象化了。以前开车,副驾最多就是玩玩手机,或者跟你吵吵架。现在好了,她可以直接在那块27寸的大屏上看《甄嬛传》,看到情深之处,还能直接给你来一段现场配音。
就问你怕不怕?你在这边紧张地并线超车,她在那边哭喊着“臣妾做不到啊”。这种驾驶体验,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觉得地球人的精神状态确实值得深入研究。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这种荒诞感,就是这辆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
当然了,作为一台车,它也有些地方让人想吐槽。比如那个后排座椅,空间是真大,但坐垫有点软,坐久了腰不得劲。感觉像是陷入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一开始很舒服,两个小时后就想站起来打一套八段锦。可能福特的设计师觉得,买这车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在主驾享受6秒破百的快感,后排只是个赠品。
还有那个车机OTA升级,慢得像我大学时期下载电影的网速,升个级要三四个小时,期间还啥都不能用。感觉它不是在下载数据,而是在现场编译代码。
但这些重要吗?
在15万这个价格面前,这些小毛病就像是绝世美女脸上的一颗痣,不但不影响观感,反而增加了几分真实感。
所以,你应该买蒙迪欧吗?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玄学。
如果你是一个纯粹的参数党、实用主义者,追求极致的性价比,那这车简直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它用一个紧凑型轿车的价格,给了你一台中大型轿车的体验。它就像一个穿着特步的超人,外表朴实无华,内里力大无穷。
但如果你买车,买的是一种社交货币,一种身份认同,那就不一定了。
因为会买迈腾帕萨特的人,他买的就不是那个车,他买的是“大众”这两个字带来的安全感,是回家能跟他爹吹牛的底气,是一种“虽然我不懂车,但买这个总不会错”的集体无意识。这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你拿6秒破百去换,人家觉得你脑子有问题。
这就跟有人喜欢苹果一样,你跟他说安卓现在多流畅,充电多快,他只会回你一句“可是,它是苹果诶”。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福特现在的做法,就是放弃了去争夺这部分“信徒”,它不跟你玩品牌玄学了。它的目标用户画像非常清晰:那些兜里钱不多,但欲望很多,既想要、又想要、还想要的年轻人。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非常理解这种心态。谁不想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呢?
他妈的,为什么我买车的时候就没有这种好事!
所以,蒙迪欧这波操作,不是在卖车,它是在进行一场社会学实验。它想看看,在消费越来越理性的今天,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放弃那些虚无缥缈的品牌光环。
这场仗,打的不是产品,是人心。
而福特,这次选择站在了“不信邪”的那一边。
这,才是今天车圈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已经不是技术和工业的竞争了,它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
而我们,都是观众。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