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是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自媒体,平时接触车是真的多。这次周末刚好去看了下东风日产新预售的N6,感觉挺有意思的,顺便想跟你们聊聊这款车的点点滴滴。
先说价格吧,预售价定在10.69万,乍一看这价格还算可以接受。可是你掂量一下配置,又觉得其实没那么划算。车上全系都用17寸的小轮毂,入门版那主驾有电调座椅,后排没点什么特别配置。跟比亚迪秦L DM-i比,起售价倒是差不多,但人家送的配置就丰富多了:独立悬架、智能辅助,整体体验自然更舒服。这个价一落到中高配,基本就得往12万跑了。这点让我很疑惑,难道是在藏猫腻吗?一方面是价格,另一方面配置和体验的差距实在太明显。
说到体验,最让我觉得落后就是底盘了。N7那款用的是前后独立悬架,换到N6用上了扭力梁,简直就是倒退。销售跟我说空间省得更好,放倒后排座椅,后备箱空间大很多。可是坐在后排试了下,感觉舒适性大打折扣(这段先按下不表),特别是在颠簸路段,弹簧支撑的差别好明显。是不是我想太多了?反正我觉得日系车家族的悬架调教真的是有独到之处,不然怎么能保证那么多车主买回家后都能觉得还不错。
再说说车机系统,那真心落后。15.6英寸屏幕,看着倒也大气,可支持的功能少得可怜。只支持CarPlay,我倒是理解国产品牌追求智能互联的潮流,但像日产这样,能不能在软件上多做点升级?我记得有朋友说,系统就像老车的导航,功能没多新鲜。这个配置算是个小败笔了。
对了,电池也是个令我头疼的地方。N6的电池用的是瑞浦兰钧,市场份额才2.4%左右。虽然销售一路强调云盾电池的安全性,说是有自燃包赔保证。我在想:这样的小厂商,能撑多久?电池的续航和稳健性,难道真能不打折扣吗?对比宁德时代,我估算这电池的容量也就估算个体感的180公里纯电续航吧(这个数据估算,没太细研究),挂在车上的确够用,但充电体验和电池寿命,也是买车要考虑的。
空间和续航还算过得去。车身大,坐后排三个成年人基本也还挺舒服。座椅用了日产的沙发设计,坐下来就知道舒服,尤其长时间开车不用感觉腰酸背疼。续航我觉得其实还挺实在的,180公里纯电续航对我这城市出行族来说,完全够用。日常上下班,充个电一周很正常,不会让你觉得白费时间。油耗方面,官方宣称2.79升百公里,心里还算有点底,毕竟也那么贵,省点钱总归是件好事。
市场上插电混动的竞争已经像打仗一样激烈,除了比亚迪吉利,像别克、长安都在发力。比拼的不光只是价格,更是配置、续航、智能程度。N6这个价位,能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觉得挺难的。
我刚才翻了下自己的笔记,发现有一段我漏掉了:我挺喜欢扭力梁的,真心不用担心崴脚。毕竟,不好听,但节约空间又省心,适用挺多。只要车子有点底盘韧性,没必要非得追求复杂的悬挂,有时候简单就是最好的。我也知道这说法有点偏偏执,毕竟现代消费者追求的可是智能和体验的提升。哎,说白了,咱们这个年龄段喜欢硬核配置的少了。
对比起来,同样价位的秦L DM-i,配置和用料都更丰富。虽然配置多了价格也会升高,但我感觉多一分就多了一份安心。这个我没细想过,可能是我个人觉得,别的品牌除了配置,还在意品牌的整体调性和服务。
你觉得呢?现在这年代,买车除了颜值、价格、配置,最关键的还得是心里踏实。电池安全都敢自燃包赔,真是让人心里踏实不少。只是,面对新车带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希望厂家能多点诚意,让我们买的,用得更放心。
N6目前还挺幼稚的。内心偷偷觉得,也许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不光是配置,而是那份用心做出来的体验和信任。你们心里都希望一辆车能带来什么?是不是更耐造、更包容,甚至更稳扎稳打一些?
我倒是挺好奇,以后像N6这么精打细算的车,还能不能再更用心点?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这段其实还挺长的,唉,反正也没别的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