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黑科技下放:这些赛道技术如何让家用车更省油、更安全?

“F1 赛场不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是技术的试验田。” 很多人觉得 F1 赛车离我们很远,那些酷炫的技术也就是用来追求极致速度的,但其实不然。从动能回收系统到主动悬挂,赛场上的很多黑科技,正在悄悄走进我们的家用车,让开车变得更省油、更安全。

F1 黑科技下放:这些赛道技术如何让家用车更省油、更安全?-有驾

就拿混动技术来说,现在很多家用车的混动系统,最早都能追溯到 F1 的 KERS 动能回收技术。本田型格 e:HEV 上的 i-MMD 系统就是个典型例子,它能像 F1 赛车一样,在车子刹车或者减速的时候,把浪费掉的动能变成电能存起来,等加速的时候再释放出来。这样一来,型格 e:HEV 的百公里油耗能降到 4.2L,比同级别纯燃油车省了不少油,而且开起来的动力响应还特别快,完全不像一辆 “省油车”。保时捷 911 GT3 上的 DRS 可变尾翼技术也很有意思,它能根据车速自动调整尾翼角度,高速行驶时把尾翼放平,减少空气阻力,让车子跑得更稳、更省油,现在这项技术已经用在不少运动型家用车上了。

F1 黑科技下放:这些赛道技术如何让家用车更省油、更安全?-有驾

在安全方面,F1 的技术更是帮了大忙。奔驰 S 级上的主动车身控制系统(ABC),灵感就来自 F1 赛车的主动悬挂。它就像给车子装了一个 “智能大脑”,通过摄像头提前 “看” 到前面的路面有没有坑洼,然后马上调整悬架的软硬,就算遇到颠簸路段,车里的人也不会觉得晃。有测试显示,这项技术能减少 70% 的车身颠簸,对于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车主来说,简直太实用了。还有汽车的蓄电池,现在很多都用了赛道级的设计,里面加了纳米炭添加剂,瞬间放电能力提升了 30%,就算在零下 40 度的严寒天气里,也能一下就打着火,再也不用怕冬天车子 “趴窝” 了。

F1 黑科技下放:这些赛道技术如何让家用车更省油、更安全?-有驾

轻量化技术也是从 F1 赛场学来的妙招。F1 赛车为了跑得快,一直在想办法减轻重量,家用车则为了省油和安全,也在这方面下功夫。蔚来 ET5 借鉴了 F1 的碳纤维单体壳技术,整个车身的重量降低了 20%,但强度反而更高了,不仅续航增加了 15%,安全性也更好。本田型格用的 HA 新架构也很厉害,通过高强度铝合金做副车架和底盘零件,在保证结实的同时减轻了重量,让小排量发动机也能有不错的动力,真正做到了 “小排量、大动力”,油耗自然也就降下来了。

现在,F1 的智能化技术也开始用在家用车上。华为 ADS 3.0 的 “预判式博弈算法”,就参考了 F1 车队实时分析赛道数据的思路,能提前 150 米识别路况,根据前面的车怎么走,来调整自己的动力输出和能量回收,让混动车型在复杂路况下油耗再降 12%。长安汽车的 “软件定义动力” 理念,通过一个叫 PDCU 的动力域控制器,把发动机和电机的工作协调得更好,让蓝鲸 3.0 混动系统的热效率突破了 45%,也就是说,加进去的油能有 45% 变成动力,而不是浪费掉。这些从赛道上走下来的技术,正在一点点改变我们对家用车的期待,让开车变得更经济、更安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