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四月销量登顶新势力,这事儿颇耐人寻味。眼下新能源车,个个标榜高阶智驾,恨不得把全屋智能搬进车里,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可偏偏零跑“另辟蹊径”,靠着“亲民路线”,反倒把那些“高举高打”的“新贵”们甩在了后头。这着实令人玩味,难道大家伙儿嘴上嚷嚷着要科技要智能,骨子里还是更看重“物美价廉”?
前些年,新能源车市堪称炙手可热,仿佛谁不搞个高端品牌,就落伍了似的。都铆着劲儿要在“新跑道”上“换道超车”,一时间,各路“XX汽车”、“XX出行”纷至沓来,剑指BBA。零跑却不落俗套,似乎更洞悉,于普罗大众而言,车归根结底是个代步工具。
四月战报一出,零跑狂揽41039辆,同比暴增173%。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新势力这场牌局里,一度被视作“陪衬”的选手,冷不丁成了执牛耳者。与固有印象相悖,销量魁首并非那些高呼“颠覆汽车”的品牌,而是一个更注重实用和普惠的选择。
诚然,有人会说,中国车企好不容易在新能源疆场上有了话语权,岂可固步自封于中低端市场?此话不假,但试问,平价就不能造好车了吗?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多数家庭的购车预算都在20万以内。网上“人均BBA”的幻觉,很大程度上是社交媒体炮制的假象。现实中,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依旧是芸芸众生。
零跑的打法,说白了就是瞅准了这批人。它的产品线,从C01到近期的B10,几乎囊括了10-20万这个价位段。这个区间,既能确保车企有利可图,又能让买家觉得值回票价。就拿零跑B10来说,9.98-12.98万的定价,却搭载了高通骁龙8295P芯片,还配备了激光雷达,支持高速领航功能。这等配置,在同级车里,绝对算得上“卷王之王”。当我们惯性地将原因归咎于“消费者不识货,只看价钱”时,是否忽略了零跑在技术上的赤诚之心?
见仁见智,有人觉得零跑是在“降维打击”,靠低价蚕食市场,长远来看有损品牌格调。也有人觉得,零跑是在“技术下放”,让更多人享受到智联汽车的便捷。还有人认为,零跑只是觅得了市场缝隙,填补了高端与低端之间的鸿沟。无论如何,零跑的逆袭,都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新能源车市的底层逻辑。
要坐稳头把交椅,单凭性价比还不够。品牌底蕴、技术沉淀、用户口碑,这些都是长线发展的命脉。零跑也在奋力突围,一方面开疆拓土,进军海外市场,一方面持续推出“B系列”车型,夯实亲民赛道。另据传闻,零跑还在酝酿一款对标高端新势力的“D系列”车型,力图在品牌形象上有所建树。
归根结底,零跑能否持续领衔,抑或,这种“平易近人”的策略能否成为新能源车市的主旋律,尚需时日印证。但至少,零跑的崛起,给那些仍在“高山仰止”的新能源车企们敲响了警钟:切莫忘记,广袤的华夏大地上,还有无数“脚踏实地”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